原标题:军事:志愿军在炮火打击下的生存能力,让美军士兵心怀畏惧,认为他们是撒旦
上学的时候,我们都学过《谁是最可爱的人》,并由此了解了抗美援朝中著名的松骨峰战斗。当年参战的美军排长斯蒂夫皮平对这场战斗印象非常深刻,他在日记里写道:他们(志愿军)又出现了,士兵们都不敢相信,并由此产生了带着宗教情绪的敬畏。
1950年11月30日,西线师师长凯泽在经过一天的犹豫后,带着美2师和25军踏上了南逃的路。如果早一天,志愿军113师335团还没有到达位置,凯泽或许还有机会,但现在一切都晚了,335团3连已经赶到了松骨峰,一场抗美援朝中著名的恶仗就要打响。
松骨峰名为峰,其实是个半土半石的小山包,最高峰标高只有288.7米,向下延伸100米就是公路,是美军南逃的必经之路。此时的松骨峰就是如同一把铁锁,牢牢地将公路锁了起来,挤在公路上的美军汽车和坦克,多得一眼望不到头。
当美军到达松骨峰时,志愿军335团3连也刚刚到达,他们甚至还没来得及修工事,战斗就打响了。离美军最近的3连8班率先开火,机枪手杨文明一下子就把第一辆汽车打着了火。二排长王金候带着几个战士,冲到离美军只有20米的地方,连续打着了两辆坦克,公路被堵死了。
美军开始向松骨峰发起进攻,在连续被打退了三次之后,美军急眼了。他们知道,如果打不开这个口子,数万美军全完了。美军的飞机和大炮都疯了,上百架飞机和数不清的火炮,以前所未有的频率,将燃烧弹和炮弹倾泻在3连的阵地上。
站在后方指挥所的副军长江拥辉都感到了大地的震动,3连的阵地立即变成了火海,树木被烧焦,连石头和土都烧着了。美军的第四次进攻就在大火中展开了。斯蒂夫皮平对已方的火力十分迷信,他相信不可能能有人在这样的火力中活下来。
当他带着他的排爬上志愿军阵地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几个浑身是火的人从土里爬了出来,一个人猛得跳到他们当中,死死的抱住一个美军,然后拉响了手榴弹,其他人吓得甚至忘记了闪避,一下被炸翻了好几个人。
皮平在日记里写道:“他们就像是从地狱走来的撒旦,对于他们在炮火打击下的生存能力,士兵们都心怀畏惧,那是一种带着宗教情绪的畏惧。……一个浑身是火的人朝我扑了过来,我看不清他的脸,只看到大火中伸出的带血的刺刀,我的脑子一片空白,手脚也不听使呼,幸好霍伯特及时开枪打倒了这个人。”
机枪手李玉民的机枪被大火烧弯了,他抄起一只步枪向美军冲去。一名美军开枪打穿了他的大腿,他用子弹塞进伤口止血,第四次进攻被志愿军用刺刀赶了下去。3连清点了一下人数,还能动的人不到一半了。
到了下午13点,由于包围圈越来越小,美军意识到最后的时刻到来了。美军的飞机坦克和大炮对这个小土包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轰炸,然后三个营的美军开始发起最后的进攻。
激战中,连长戴如义牺牲,指导员杨少成打光了子弹,他滚进美军人群中拉响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战士们目睹了这一幕,含着泪狂喊:打他们啊!
斯蒂夫皮平的排在上次的进攻中仅剩下5人,他被编入H连一起进攻。他的日记里写道:他们没有子弹了,但他们还有很多石头,我们得小心的避开他们扔下的石头。当我们跳进战壕里时,他们将手榴弹舞得像战锤,我的班兵只挨了一下就起不来了。我们不敢围上去,因为人一多他们就会引爆手榴弹,把自己一起炸死。
一名浑身是火的志愿军抱住一名美军士兵,胳膊如同铁箍一样将他箍住,直到两人都烧成焦炭,这个战士叫邢玉堂。像邢玉堂这样的战士还有很多,在他们惊人的举动下,美军彻底崩溃了,第五次进攻被打退了,3连只剩下了7人。
美军没有发起第六次冲锋,因为天黑了。志愿军的反攻开始了,霎那间,几十公里长的战线上,照明弹、信号弹漫天飞舞,炮弹破空的尖啸声和爆炸声不绝于耳,天空被映得通红,爆炸声又将其撕裂。大地也不停的摇晃,在我军的喊杀声中呻吟。
美军的战机超低空掠过,想找到一个突破口。正惊慌失措四处逃命的美国兵拼命的挥舞着白毛巾,志愿军也学他们的样子挥舞白毛巾,飞行员顿时陷入了迷茫,他对着无线电叫着:他们受到了诅咒,他们全完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