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4封遗书的“铁血政委”晋升少将曾因高职低配受关注

2019-07-05 03:41

  据媒体报道,解放军新一轮将官军衔晋升工作于日前展开,大白新闻在陆军晋衔名单上看到了马宝川的名字。马宝川被誉为“铁血政委”,曾以47岁“高龄”完成800米高空跳伞而闻名全军,他在跳伞前写下4封“遗书”。此外,马宝川曾因“高职低配”和以前的部属搭班子被军报整版报道。

  6月25日上午,陆军晋升中将、少将军衔仪式在北京举行。陆军副司令员张明才、陆军政治工作部主任秦树桐、南部战区陆军司令员张践、西部战区陆军政委徐德清、中部战区陆军司令员范承才、西藏军区政委张学杰等6位军官晋升为中将军衔。

  吴学军、王京、申文、边瑞峰、杨占武、王孝永、顾中、刘日明、田越、王信民、朱兵、娄纯泗、张勇、姜秀生、杨正根、裴晓昌、张建国、马宝川、杨忠、王志安、庞龙等21位军官晋升为少将军衔,张邦宁、马晓军、万明杰、项丰顺等4位军官晋升为专业技术少将军衔。

  2016年,某集团军某特战旅首次实兵实装800米高空跳伞训练现场,率先跳下的中年男子是该旅政委马宝川。当时已经47岁的马宝川接触伞降其实仅仅只有一个半月时间,这是他军旅生涯的首次跳伞。这次“高空首跳”,也创下了全旅职务最高、年龄最大的跳伞纪录。

  但凡跳伞都有风险,马政委的心里也有一丝忧虑,在跳伞的前一夜写下了四封“遗书”。

  第一封“遗书”写给他的妻子。“结婚二十多年,你一直问我爱不爱你,我之前一次都没有回答,现在我要告诉你,我确实爱你,只是爷们不需要天天喊在嘴里。咱们俩的工资很高,家里没啥负担,我希望你拿咱们的一半积蓄去帮助那些特战旅条件困难的战士。”

  第二封“遗书”写给他的战士。“在战备过程中,流血流汗是经常的事,也是不可抗拒的事情。不要因为我的意外,影响你们前进的步伐,要坚定信心,继续前进。如果你们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我作为政委在九泉之下,会特别开心。”

  第三封“遗书”写给部队领导。“此次首跳,我自身经过严格的训练,取得了合格证,军事技能没问题。地面的指挥员已经连续两年参加组织伞降训练完全称职。气象保障人员在前期天气预测无误。此次事件是场意外,不要因为它影响整个部队前进的步伐。”

  第四封“遗书”写给他的儿子。“你的母亲刚刚做了不到一个月的癌症手术,爸爸又参加了跳伞,看到这封信就意味着你已经再也见不到我。你的母亲跟我结婚二十多年,做了两次大手术,身体损耗很大,以后你要照顾好她,不要惹她生气,这样爸爸在九泉之下会感到欣慰。儿子,大学毕业后,赶紧回国,我们的根在中国,国外不是我们的家。”

  2013年,马宝川任某摩步师政委不到半年,部队编制体制调整改革,他“高职低配”出任某特战旅政委,和曾经的部属搭班子。

  在全旅,马宝川成了职务最高、年龄最大、兵龄最长的人。刚开始,很多同志称呼他为“首长”,马宝川特别警惕。党委会上,他主动提出这个问题:“大家对我这么客气,是因为你们还是拿我当师政委看待。”

  随即,马宝川主动“捆住”了自己的手脚,和班子成员“约法三章”:重大问题面前、集体决议面前,谁也不当“老大”,谁也不能搞变通,日常生活谁也不能搞特殊,遇事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先民主后集中。末了,他还向大家表态:“我是党委书记,大家看我咋做就行。”

  其实,刚刚得知消息的时候,马宝川是“有点想法”的,不过他很快调整心态想通了:新组建的特战旅,作为集团军唯一的特种作战部队,是未来信息化战场上的刀尖子。组织把他放到这个旅当政委,既是考验更是重托!

  对于马宝川低配一事,军报进行了整版报道:脖子以下改革会有大批这样的。强军兴军的征程上,转型和重塑是常态。无论是昨天、今天,还是明天,在人民军队成长的时间河流中,“马宝川现象”是进行时态。每一位军人既要有到中流击水的勇气,更要有顺势而为的担当和胸怀。【资料来源:澎湃新闻、北京日报、新华网、中国军网、解放军报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