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外部势力的多方围堵和抱团施压,这种来自民间的朴素的参与热情,其实恰恰是弥足珍贵的。
而对于网络上的相关质疑,有的景区则大大方方地表示,这是自己的态度,与华为没关系,并表示“这样的热度我们愿意蹭”。
其实,支持民族企业,支持本国科技产品,在很多国家都是一个不需要争论的话题。
具体到最近网上议论纷纷的上述新闻来说,用什么产品,不用什么产品,个人和企业都有充分的选择权,既不需要对此上纲上线,更不必拿着放大镜去人为地拔高或贬低之。
也就是说,你可以有选择某一品牌手机的权利并赋予其购买之外的意义,但也不必对作出其他选择的民众就简单冠以“卖国”或“炒作”的帽子进行指摘甚至攻击。
不得不承认的是,有时候,我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将“爱国”或“不爱国”简单化,将判断是否爱国的标准粗暴化、标签化。这或许也就是每当有此类新闻事件出现,“爱国争论”就会刷一波存在感的原因之所在。
“非友即敌”的单一逻辑,延伸到这次关于手机的争议中,似乎就幻化成了“买某某品牌就是爱国”,“买另一品牌就是不爱国”。
而被指“不爱国”一方反驳的逻辑,从目前网上的争论来看,貌似也同样没有摆脱“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狭隘怪圈。
虽然保护主义正在对自由贸易形成威胁,但全球市场产业链的大格局并没有变,无论研发、生产还是销售环节,任何一家企业的产品几乎都是全球协作的产物,尤其是高科技领域。
所以,当前网络上对此的争议显然看上去有些过于“简单粗暴”,无论是“爱国”的一方,还是被指“不爱国”的那一方,概莫能外。
事实上,对于中国的民族品牌来说,于国际市场竞争中辗转腾挪已实属不易,我们亦无需再给它们增加太多的负重。
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购买某种国产商品不是因为其他,而只是因为“物有所值”,那大概才是对他们最好的褒奖。
这里想顺便多说一句,小锐无意否定任何一种选择,无论你购买哪一种手机。但还是想提醒一句:欢迎争论,但请理性。
注: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三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中国三明网致力于资讯传播,希望建立合作关系。若有任何不当请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邮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