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岳阳医院膏方开炉仪式启动。依托雄厚的中医药临床实力,岳阳医院保持了铜锅膏方传统制作工艺,自上世纪70年代末起,已经连续40年坚持在每年入秋之后开设膏方门诊,并形成了规范的炮制流程和标准,“岳阳膏方”已成为享誉沪上的传统中医特色品牌之一。
目前膏方养生在我国南方地区较为普及,在上海更有“宁得一料膏方、不用金玉满车”之说,广受沪上百姓的欢迎。岳阳医院是上海地区唯一具备膏方独立制作加工能力的中医医院,每年都要制作两万多料膏方,今年膏方门诊预约已过万人次。膏方的配制对处方医师的要求非常高,必须坚持整体考量、调补合度、补泻兼顾的原则。朱南孙等一批名老中医坐诊岳阳膏方门诊,保证“一人具一方,万人不重方”。
第一批膏方药材入锅煎煮,岳阳医院院长周嘉在火炉边不断搅拌。新华网 严晓瑜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周嘉说,岳阳医院仍保留着传统的膏方制作工艺,传承了精制铜锅等用具和方法,由一批资深制药匠师主持,采用传统制作工艺,按照配方、浸药、提取、浓缩、收膏、分装、凉膏等七个步骤,“一方一锅”定制加工,确保每料膏方的品质。
随着炉火越来越旺,膏方制作室室内温度达到40℃。“很多医院的膏方都是流水线上操作,电脑控温,一体成膏,效率是高了,但老中医的传统也慢慢流失了。”近40年工龄的老药师陈伟明介绍,药物经过六个小时的浸泡之后,就可以开炉练膏了。中药饮片在紫铜锅里要经过两次煎煮,提取有效成份,合并两次药汁放入容器沉淀。提取药液过滤后,另外加入细料,加热至沸腾。收膏阶段,浓缩药液中要加入胶类、糖类、黄酒,不断搅拌,经过过滤后再倒入锅里继续加热搅拌直至呈线状,再加入细料,充分搅拌成膏滋,最后经过分膏、凉膏的过程,一料膏方才最终完成。
当下正是适宜服用膏方的季节,岳阳医院药师黄瑾强调,膏方一般由几十味药味组成,每一料膏方均是“一人一方”,按照个人体质配置而成。只要根据各个季节的特点,掌握气候的寒热温凉,按照人体在四季相应的阴阳气血状态,适当调整润养滋治的重点,选择相应的药物或配方,做到补而不腻、补而不滞,膏方也可以一年四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