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百岁老人感叹新中国变化大:“现在的社会多好呀,以前我们什么都没有”
参考消息网9月30日报道 10月1日就是新中国70华诞。近日,西媒记者在北京采访了几位中国人,请他们谈生活的变化,其中有位101岁的高女士,比新中国还年长31岁,可谓中国的活历史。
据埃菲社9月28日报道,高女士没有透露她的名字,她还清楚地记得童年的生活。“在旧社会,我一无所有。”这位老奶奶在北京团结湖公园对记者说。
报道称,高女士出生在延安,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
高女士说,红军来到延安时,延安还十分贫困落后,“只有山,什么吃的也没有”,原始的农耕方式是当地百姓填饱肚子的唯一途径。
报道称,作为会计以及解放军战士的妻子,抗美援朝战争期间(1950-1953),高女士还在朝鲜生活过一段时间。
“我现在的生活很幸福。吃穿不愁,还能与朋友一起娱乐。以前我们可是什么都没有。现在的社会多好呀,我年轻的时候真是一点吃的东西都没有……”高女士说,“我们很享受现在的生活,我相信中国的明天在各方面都会越来越好。”
在公园的一张石凳上,60岁左右的高桂琪(音)正在拉二胡,她5年前来到北京,帮助独生女儿照看外孙女。
高桂琪退休前在老家黑龙江省当公务员,她说:“黑龙江特别美,但以前经济很不发达。这种情况在改革开放之后发生了改变。”
“从我小时候到现在,变化最大的就是住房,以前都是平房土炕,不像现在,住的都是集中供暖的楼房,现在我还有了一辆车,”高桂琪说,“小时候黑龙江冬天都没有新鲜的蔬菜水果,因为那里非常寒冷,过去老百姓吃的都是山上摘的野菜。”
高桂琪表示,女儿根本不能想象以前缺吃少穿的情景,因为现在的物质生活太丰富了。
记者采访的另一个对象是21岁的北京女孩乔斯琳。乔斯琳是一名视听传媒专业的大学生,她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他们没有跟我说太多关于过去的生活,但是他们告诉我,中国的变化很大”。
对乔斯琳来说,“最重要的是,中国变得越来越国际化了”,因此她希望能够把握当前最大程度国际化带来的各种机会,到欧美去深造,然后回来报效祖国。
此外,乔斯琳是在数字技术下成长的一代,她从小学就开始接触手机。她说,“技术改变了中国”。在谈及中国的未来时,乔斯琳思索片刻后说:“未来中国将成为一流的技术强国,在军事上也会非常强大,但中国不会去侵略任何国家,因为中国的处世哲学就是和平。”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原标题:NBA和火箭队拒绝惩罚莫雷据theScore网站报道,知情人士[详细]
中新社北京10月7日电(记者陈康亮)记者7日自中国应急管理部获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