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投摩根养老系列:老龄化社会下养老规划的重要性

2020-02-02 18:44

  《礼记·礼运篇》中提到: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这样有序有靠的生活和社会状态,想必是大家都欣然接受的。不过时代在变化,我们曾经认为的传统“养儿防老”显然已渐行渐远。“当我老了,谁来养我”已成为所有人无法回避的线”这个数字大家都熟悉吧?这是联合国划分老龄化社会的一个标准,即当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的时候,这个国家或者社会便进入了老龄化。国家统计局最新报告指出,2000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7.0%,中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2018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1.9%,2014年,15-64岁的人口首次开始负增长。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18年左右的时间,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世界第一,且还有不断加速的趋势。

  在老龄化日趋加重的情况下,中国现行的养老保险体系面临较大的挑战。现行养老保险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政府主导并负责管理的基本养老保险为“第一支柱”,包含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社保基金作为重要的战略补充;政府倡导并由雇主自主发展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为“第二支柱”;个人储蓄养老金制度则为“第三支柱”。当前,中国养老金的三大“支柱”发展并不均衡:基本养老保险“一枝独大”,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展迟滞,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尚未成形。目前,中国养老金总规模10万亿元,已覆盖9.6亿人,但养老金占GDP比重仅8%,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详见下图)

  除此以外,中国养老体系还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待遇不平衡等挑战。基本养老保险金由地方政府负责运营管理,经济发达地区吸引大量劳动力涌入,抚养比较高。人口流出的省市无结余,如黑龙江。上海虽然不断吸引着年轻人,但是预期寿命持续提高加速了老龄化趋势。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与城镇职工差异巨大,虽然城镇职工缴纳金额较多,但城乡居民的养老金水平有待提高。

  养老体系亟待改革,未来的改革方向就是拓展养老渠道,改善结构失衡。其中,第三支柱个人养老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未富先老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未备先老,老龄化社会下如何提早准备,积极做好养老规划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