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骗局层出不穷记者调查养生文章是如何“诞生”的北晚新视觉

2018-12-25 03:01

  前不久,“酸碱体质理论”在美国被判为骗局。美国圣地亚哥法庭判决“酸碱体质理论”创始人罗伯特·欧·扬赔偿一名癌症患者1.05亿美元。此事一经报道立刻引起广泛关注。

  “酸碱体质理论”不仅在美国产生了影响,在中国的“市场”也不小。在自媒体平台,支持“酸碱体质理论”的文章为数不少。

  可骗局终究是骗局,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为了戳破伪科学的骗局,《法制日报》记者梳理了近年来被曝光的伪科学和养生骗局,详细调查了其产生和传播的过程以及试图达到的目的。

  “酸碱体质理论”这一骗局一经揭穿,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尽管这一说法曾多次被质疑,但以“弱碱性有益健康”为商业噱头的产品仍然层出不穷。

  比如,有文章称,X染色体耐酸,Y染色体耐碱,这是酸碱调理影响生男生女的说法;根据酸碱体质理论,痛风患者尿酸指标高,小苏打水呈碱性,因此喝小苏打水能够调节尿酸;肿瘤病人体质是酸性的……基于“弱碱性有益健康”产生了许多相关产品,时至今日,这些产品的销量依然可观。

  “酸碱体质理论”骗局真正被揭穿,是因为美国一位癌症患者被这套说法忽悠,放弃了正规的化疗,而是采用罗伯特·欧·扬的碱性疗法治疗,最终导致癌症病情发展到Ⅳ期。实际上,所谓的碱性疗法,只是在静脉注射的药物中添加碱性的小苏打而已。结果,罗伯特·欧·扬被告上法庭,被判巨额赔偿。

  2000年9月30日,胡万林因犯非法行医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5年。胡万林治病的核心理论是:人生百病皆因水,病了的人就该用芒硝强行“脱水”;

  台湾“排毒教父”林光常的理论是“生吃”“不喝煮开的水”“牛奶是牛喝的,不是人喝的”,忽悠癌症患者放弃化疗,而吃他的排毒餐;

  保健类图书畅销作家张悟本在《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中夸大食疗的功效,将食疗神化,认为多喝绿豆汤、吃生茄子和生萝卜,不仅防病,还能治病;

  畅销书《不生病的智慧》《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温度决定生老病死》的作家马悦凌提出用泥鳅治疗渐冻症的办法,受到各方质疑。在国内科学传播公益团体“科学松鼠会”的网站上,标签中含有马悦凌的有12篇,这些文章一一驳斥了马悦凌的温度致病、补血治病、渐冻人治疗等观点……

  这些“养生专家”大都有一套看似成熟的理论,甚至会出书宣传介绍自己救人的案例和理论等,环环的套路让人们防不胜防,终致迷信。

  “完全不感兴趣。”问及对于养生类文章是否感兴趣时,北京一家媒体的编辑何奔这样回答。在他看来,这类文章有很多说法都不合理。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大多数年轻人对此并不热衷,但其父辈和祖辈的态度却常常相反,他们不仅十分关注,并且出于“热心”和“关爱”,还常常会进行有针对性的转发。

  “对于这些养生类的知识,我都是当作骚扰信息来看,但是我妈妈不这样觉得,她每天都看类似的东西,也许和步入中年有关系吧。”北京某高校的在读学生王世杰告诉记者。

  王世杰说,尽管他对这些所谓的养生文章不感兴趣,但是经常收到相关信息,大多都是长辈发来的。

  何奔告诉记者,对于未经求证的信息,他不会转发。对于其他人转发的一些所谓养生文章,他大多置之不理,因为转发这些的大多是年龄偏大的人群。“如果是我父母转发的,我会求证一下这个知识,看其是否科学,避免他们上当受骗,也会提醒他们这些说法是错误的,别再转发”。

  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韩英也时常遇到类似情形。她的叔叔已经退休几年了,特别在意养生,每天都在微信群里转发一些关于养生的文章。最近,韩英的叔叔就转发了“一旦查出尿酸高,谨记三句线个健康警戒线全划出来了,寿命长短由它决定”“半夜容易醒的人,是这里堵住了”等文章。

  现在,群众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关注的重点由“吃得好”逐渐转向“吃得健康”,健康、养生成为大众关注的话题。人们关注点的转移,也带火了养生市场。那么,养生类文章究竟有多火呢?新浪舆情披露的数据显示,平均每天就有超过4万条有关养生的信息,其中微信和微博是最主要的信息来源。

  那么,这些被广泛转发的所谓养生类文章究竟是怎样产生的?据调查,形形色色的养生类文章其实掺杂着不少水分:有的养生类文章其实是为了追求点击率而制造的虚假养生学、有的养生类文章其实是推销保健品的广告。

  记者随机挑选几篇关于养生的文章,试图查找文章中提及的专业期刊的文章,但几乎很难查到与之对应的来源文章。

  对此,北京某医学院校的学生张磊告诉记者:“自媒体不是科研单位,一些养生类文章中出现的知识大多是引用其他文章或者其他自媒体引用过的,然后直接抄袭,只要能显得有依据就可以了,当然也有可能会断章取义。比如,一些公众号在写文章时只选择对其有利的那部分内容,所以很难查到对应文章。”

  张磊告诉记者,他的很多朋友都创建有类似的科普类公众号,操作模式大多是找到几篇相关文章,略作改动,加上广告然后发布出去。

  记者联系到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此类公号的小编,这一公众号由一家医疗机构创办,而日常打理维护是外包到这名小编所在的公司。当被问及如何写出看似“旁征博引”的养生文章时,这名小编说:“我们通过网络获取资料,然后进行加工,最后以合理的方式呈现给大众,合情合理就行,当然也会考虑真实性,不会误导读者。这也是客户给我们提的要求,对于发的主题和广告是有要求的,但是对具体内容不会提出意见,和医疗养生相关即可。”

  在全国多省市旅游景点设“养生基地”,打着虚假公益组织旗号,诱骗老年人办理“爱心助老福利卡”并到“养生基地”旅游,冒充“医疗专家”进行讲座和体检,诱骗老年人以每瓶380元购买成本仅十几元的保健品。经公安部近日统一指挥,一个公司化运作的保健品诈骗犯罪集团被摧毁,警方共打掉38个非法销售平台,抓获638名犯罪嫌疑人,缴获赃款3000余万元。

  今年上半年,多位老人先后向江苏省常州市公安机关报案,称被一家名为“爱心助老健康工程工作委员会”的机构以“免费旅游”的名义带到溧阳一个所谓“将军养生基地”,参加健康讲座、接受防癌“免费体检”和专家免费义诊。经自称“基地医疗专家”的人员分析检查结果后,他们被诱骗购买了数万元的保健品。案情上报后,江苏省公安机关组织专案行动开展侦查。经过3个多月调查,发现上述案件涉及南京一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且该公司涉嫌在全国多个省市实施此类诈骗犯罪。

  经警方调查,该公司在江苏及全国多个省市旅游景点设立所谓的“养生基地”,发展了数百个经销商,打着“爱心助老健康工程工作委员会”等虚假公益组织旗号,通过发放传单、免费送礼等方式,诱骗老年人办理“爱心助老福利卡”,进而从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中筛选出有消费潜力的老年人,再以免费等为诱饵将其诱骗到“养生基地”旅游。

  其间,该公司工作人员冒充“医疗专家”,以举办健康讲座、安排免费体检、虚构体检结果等为幌子,虚假宣传该公司保健产品具有防癌抗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基因突变等功效,将保健品当作药品进行推销,诱骗老年人以每瓶380元的价格购买成本仅为十几元的保健品,从而实施诈骗。

  警方初步查明,该公司总部下设人事、财务、采购、招商等8个部门,实有员工500余名,主要销售“国泰同康”、“寿之宝5A口服免疫球蛋白”、“覆膜365”三个品牌的所谓保健品,其中“覆膜365”大肠杆菌超标4倍,为不合格产品。在短短3个月时间,仅江苏省就有上万名老年人被骗,涉案资金高达数千万元。

  掌握该犯罪集团的大量犯罪事实和证据后,公安部组织指挥江苏、安徽、浙江、上海、四川5省市公安机关统一开展集中收网抓捕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523名。为彻底摧毁该犯罪网络,警方继续对案件深挖彻查,目前又已抓获犯罪嫌疑人115名。

  至此,该诈骗犯罪集团设立的38个非法销售平台被打掉,200余家违法经销商被查处,警方缴获赃款3000余万元。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诈骗犯罪案件多发高发,犯罪团伙采取公司化模式运作,通过夸大、虚构保健品疗效,打着高科技产品、慈善福利工程等旗号大肆蒙骗老年人,犯罪手段欺骗性强、危害大。公安机关将继续重拳出击,依法严打保健品诈骗犯罪,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警方提醒广大群众增强防骗意识,不要轻信“免费体检”或“特效产品”等虚假保健品宣传,避免上当受骗。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健康卡普及应用工作的意见》,我国将全面实现实名制就医和医疗健康服务“一卡/码通”,鼓励以电子健康卡作为“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和“三医联动”的入口,推动电子健康卡与电子医保卡、电子银行卡的“

  华灯初上,车水马龙, 中关村的夜景, 在一片璀璨的灯光中拉开了序幕。 这里有24小时书店, 温暖的灯光,整齐的书架, 书香怡人。 即使到了深夜, 也在温暖着晚归的人们。 杜智广+徐芳慧 摄 黄昏下的双螺旋地标, 在大路中央屹立着, 见证着高

  中央纪委驻审计署原纪检组组长、审计署原党组成员郑振涛和广东省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邓海光因社会救助工作领导不力被问责。 日前,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中央纪委驻审计署原纪检组组长、审计署原党组成员郑振涛和广东省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邓

  西方圣诞节来临,各大商家已经开始了宣传,商场、超市、旅馆、饭店也摆上了独特标识。不少家长特别是孩子在私立幼儿园上学的家长们反映,每到洋节,幼儿园都要组织活动,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等等一个不落,家长们被要求购买相关的玩具道具、组织排练相应的

  12月19日14时左右,香山交警中队民警发现,辖区长沙岛有一名男子正拿着刷子,蘸着黑色涂料将道路中央双黄实线变成了双黄虚线。 见此情形,香山交警中队立即在属地派出所的协助下至现场将其控制并带回,对其进行了质询。 经询问,男子为长沙岛一饭店员

  “新闻点点评”是北京晚报“北京论语”版的特别专栏,以国内外具有典型代表性或趣味性新闻为主,内容简练,旨在用尽量短小的篇幅讲述新闻,加以特色化点评,风趣而不失深度。并伴有“李嘉漫画”——一幅图读懂新闻,用更新颖的视角品读新闻。 短视频成为时下

  市生态环境局最新公布,今年前11个月,全市PM2.5累计浓度为5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9%;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也分别下降9.3%、25.0%和8.7%。前11个月全市空气质量累计达标201天,同比增加1天;

  “丫头,字怎么变丑了?小心‘字如其人’哦!”“小伙子,特别喜欢看你专注的小眼神,还有你读书背书时的认真样子。”“我喜欢我们小斐乖巧的样子,偶尔搞怪也很可爱,但一定不要总搞怪哦。”……你可能想不到,这些甜蜜暖心的小叮嘱、小告白是延庆十一学校初

  民国京西人民生活、中共中央在香山的“劳大专线车”、上世纪二十年代香山的一棵松旧址……“记忆中的香山”老照片展日前在香山街道开展,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来的150多幅老照片,记录了不同时期香山风貌的作品,再现了香山地区的变迁。 香山资料图 程功 展

  2018年马上就要结束了!回顾这一年,时不时就有一些“哭笑不得”的新闻,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欢乐。下面这些警情要不是被报道了,你可能还以为全是编的,然而,它们可都是真事。快来回顾一下~ 延伸阅读 漂亮姑娘报警被拘 警方提醒:谎报警情会面临这些处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