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肾积水的治疗方法与科学普及资料:肾积水描述由于阻塞导致的肾盂和肾盏的尿液扩张。
肾积水的体征和症状取决于梗阻是急性还是慢性,部分或完全,单侧或双侧。突然发作(由肾结石引起)急性发生的肾积水可导致侧腹区域(臀部和肋骨之间)剧烈疼痛。从历史上看,这种类型的疼痛被描述为“饮食危机”。[1][2]相反,逐渐发展的肾积水通常会引起暗沉不适或无疼痛的发作。也可能出现恶心和呕吐。在尿道或膀胱出口处发生的阻塞可引起由膀胱膨胀引起的疼痛和压力。阻塞尿液流动通常会导致尿路感染,从而导致尿液中出现额外的结石,发烧,血液或脓液。如果发生完全阻塞,可能会出现肾功能衰竭。[3]
血液检查可能显示肾功能受损(尿素或肌酐升高)或电解质失衡,如低钠血症或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由于受影响的肾脏内肾单位的二次破坏,尿液分析可能表明pH升高。体格检查可以检测由肾脏扩大引起的可触及的腹部或侧腹肿块。
肾积水是几种异常病理生理发生的结果。在胎儿发育期间,肾,输尿管和膀胱之间的连接处的结构异常可导致肾积水。其中一些先天性缺陷已被确定为遗传性疾病,但尚未确定将基因检测与早期诊断联系起来的益处。[4]其他结构异常可能由损伤,手术或放射治疗引起。
一个或两个输尿管的压缩也可以由胎儿期未完全发生的其他发育缺陷引起,例如异常放置的静脉,动脉或肿瘤。由于子宫增大,在怀孕期间可能发生输尿管的双侧压迫。在此期间激素水平的变化也可能影响膀胱的肌肉收缩,这进一步使这种情况复杂化。
可能由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阻塞来源包括肾结石,血凝块或腹膜后纤维化。[5]
障碍物可以是部分或完全的,并且可以从任何地方发生尿道口向盏所述的肾盂。肾积水也可由尿液从膀胱逆流回肾脏引起。这种反流可能是由上面列出的一些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前列腺肿大或结肠中粪便的挤压导致膀胱出口压入尿道,以及由于神经功能障碍或其他肌肉疾病引起的膀胱肌肉异常收缩。[3]
肾积水的治疗集中在去除梗阻后积聚的尿液的阻塞和引流。因此,具体治疗取决于梗阻所在的位置,以及是急性还是慢性。
通常通过插入肾造瘘管来治疗上泌尿道的急性阻塞。通过插入输尿管支架或肾盂成形术来治疗慢性上尿路梗阻。
通常通过插入导尿管或耻骨上导管来治疗下尿路梗阻(例如由前列腺肥大引起的膀胱流出阻塞引起的阻塞)。所有出生前检测到的病例都不需要手术。[17]
肾积水的原因分先天性与后天性两种,以及泌尿系外与下尿路病因造成的肾积水。
(1)节段性的无功能由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或上段输尿管有节段性的肌肉缺如、发育不全或解剖结构紊乱,影响了此段输尿管的正常蠕动,造成动力性的梗阻。此种病变如发生在输尿管膀胱入口处,则形成先天性巨输尿管,后果为肾、输尿管扩张与积水。
(2)内在性输尿管狭窄大多发生在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段通常为1~2mm,也可长达1~3cm,产生不完全的梗阻和继发性扭曲。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在梗阻段的肌细胞周围及细胞中间有过多的胶原纤维,久之肌肉细胞被损害,形成以胶原纤维为主的无弹性的狭窄段阻碍了尿液的传送而形成肾积水。
(3)输尿管扭曲、粘连、束带或瓣膜橛结构此可为先天性也可能为后天获得,常发生在肾盂输尿管交界处、输尿管腰段,儿童与婴儿几乎占2/3。
(4)异位血管压迫位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的前方,其他有马蹄形肾和胚胎发育时肾脏旋转受阻等。
(5)输尿管高位开口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因肾盂周围纤维化或膀胱输尿管回流等引起无症状肾盂扩张,导致肾盂输尿管交界部位相对向上迁移,在术中不能发现狭窄。
(2)膀胱输尿管回流造成输尿管扭曲,加之输尿管周围纤维化后,最终形成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或输尿管的梗阻。
主要包括动脉、静脉的病灶;女性生殖系统病变;盆腔的肿瘤、炎症;胃肠道病变;腹膜后病变(包括腹膜后纤维化、脓肿、出血、肿瘤等)。
如前列腺增生、膀胱颈部挛缩、尿道狭窄、肿瘤、结石甚至于包茎等,也都会造成上尿路排空困难而形成肾积水。
患者往往长时期无症状,直至出现腹部包块和腰部胀感时才被注意。包块多在无意中发现,一般有囊性感。疼痛一般较轻,甚至完全无痛。但在间歇性肾积水病例(由于异位血管压迫或肾下垂引起)可出现肾绞痛,疼痛剧烈,沿肋缘、输尿管走行放射。多伴有恶心、呕吐、腹胀、尿少。一般在短时间或数小时内缓解,随之排出大量尿液。检查时可触到增大的肾。如为巨大肾积水,其张力可不很大。
肾积水并发感染,则有脓尿和全身中毒症状,如寒战、发热、头痛以及胃肠功能紊乱。有的患者以尿路感染为最初症状,凡对尿路感染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一定要注意梗阻因素的存在。梗阻严重时,炎性渗出物不能经尿排出,尿内无白细胞,但此种情况下局部疼痛和压痛都更明显。
胀大的肾积水较易受到外伤的影响,轻微损伤即可能引起破裂和出血。尿液流入腹膜后间隙或腹膜腔即引起严重反应,包括疼痛、压痛和全身症状。
B超检查方法简单,无损伤,有助于诊断明确。还可以显示积水肾剩余肾脏组织的形态,也对了解尿路情况(肾盂、肾盏及梗阻近端输尿管)有帮助。
利尿性肾图是近年来肾积水诊断手段中被十分重视的一项检查。对明确早期病变(有无肾积水),判定肾积水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及肾功能损害状态均有帮助。特别是单肾积水比较轻,或双肾积水一侧严重,一侧较轻,较轻肾积水是否需手术治疗则更有价值。利尿性肾图并可作手术(肾盂成形术)后功能恢复的监测手段。
对积水肾功能状况估计是极为重要的。对于手术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方式以及术后肾脏功能恢复的机会等,均有极重要的意义。
肾积水的手术治疗应早期进行。合理的应用整形手术,纠正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异常,争取肾功能的较大恢复。肾积水严重,肾功能破坏十分严重,而对侧肾正常者,可作积水肾切除术。
手术的原则是梗阻较轻,肾盂肾盏扩张不严重时,作单纯矫形手术;扩张明显者,应切除病变的狭窄段及过度扩张的肾盂,再作吻合术;更严重者作肾切除术。
一侧较轻:可先治疗严重的一侧。以免发生肾功能不全,手术成功后可为对侧手术时增加安全性。较轻侧要慎重判定手术适应证,必要时可严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