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青春期有很多现实问题,第一个就是网络成瘾的问题。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全国高校调查显示,全国青少年网络成瘾比例13.2%,其中网瘾严重最高的城市,比例高达27.9%。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严峻,退学、休学等中断学业的大学生,80%都是因为网络成瘾。大学很无聊、有闲有钱,家长又不在身边,没有监护人。他们对网络的依赖比高中生还要厉害。
网络成瘾有三个特征,第一个,就是总是想着上网。午休、晚自习,有空就想上网,上课都琢磨怎么快点下课,下课琢磨怎么快点写作业,写完好去上网。每当网断了,或者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网时,会感到不安,情绪低落,或者无所适从,觉得在网上比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或者更能实现自我,不希望回到现实,总愿意待在网络世界里。
天津有个十三岁的男孩叫张潇艺,2004年12月27日在网吧连续上网36个小时,一天一夜再加一个白天,站在一栋24层的高楼顶上,双臂平伸,双脚交叉成飞天的姿势纵身跃起,朝着东南方向的大海飞去,他要去追寻网络游戏魔兽争霸中那些英雄朋友。张潇艺死后,留下了八万字的网游笔记。从他写的笔记中能看到,他已经分不清什么是现实什么是虚幻了,甚至跳楼也和游戏笔记中的情节惊人地相似。这个孩子才十三岁,他走之前留言:“来世如果我还是人,我一定会是最好的孩子。”整个家庭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广州某中学有位秦老师,2005年7月因为玩游戏被学校开除了。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家里玩游戏,六十多岁的老母亲在一旁唉声叹气。秦老师向记者介绍了自己的经历。有一次,他下载了一个四国在线的棋类游戏,一玩就上了瘾,常常整晚泡在网上,杀得天昏地暗,以至于好几次都把上课的事忘了。被开除之后,他说,要过足游戏瘾,然后戒掉,再找一份儿工作好好干。记者问他还要多久才能过足瘾,他想了想说,不知道。过后,他叹了口气说,我是完全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真想永远活在网络里。
网络游戏对人有哪些危害呢?首先是损伤孩子的身体,其次是放纵人的欲望,更关键是浪费孩子的青春。孩子这个年龄正是长身体、养心性、珍惜时间成长的宝贵时光,是他们最需要学习、最需要锻炼的时候,可是被网络游戏给抢占了。这三件事都足以毁掉后面的整个人生。身体一旦毁了,后来想补不好补了。青春被浪费了,等到了二十几岁毕业的时候,手里空空,没有学到应该学的,这个欲望一旦被放大以后收不回来。游戏表面事小,它所产生的结果却很大。
古人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少年的时光特别珍贵,网络游戏毁身体、毁心性、误学习。痴迷网络的孩子就像吸了鸦片一样。一位林先生对记者讲他十六岁的孩子上网成瘾的故事,他说:“已经有两年了,我们骂过也打过,退了学去看医生、吃药,可他这个病一点起色都没有。现在,他一上网就没日没夜,没人关心就不吃不喝,一旦离开网络就精神萎靡、脾气暴躁,还伴有一些强迫症的症状。”林先生告诉记者,十六岁的儿子浩浩(化名)肯定是得了“网络成瘾综合征”,两年来,家人遍寻药方,却没有任何效果。而浩浩却认为自己并没有上网成瘾,是父母无法满足他的需求,导致他无所事事,最终只能上网消遣。他的症状是,除了睡觉就是玩电脑。
浩浩母亲把记者领进浩浩的卧室,记者吃了一惊:雪白的墙壁被锐器刮得斑斑驳驳,锐器被强大的外力深深地按到墙壁中;母亲揭开床板上包裹的花布,在床板上,整个人造革的外表被划开,半块人造革不知去向,留下了黄色的海绵内胆。在母亲的指点下,记者在其他的角落也看到了类似的破坏痕迹。母亲告诉记者,这是当时为了帮浩浩戒断网瘾时,浩浩大发脾气时留下的。
随后,记者又来到浩浩的房间,电脑里面正运行着一个飞行战争的游戏。在电脑椅上,记者发现了一条黄色的被褥,母亲告诉记者:“为了节省下穿衣的时间来上网,他平时都是打赤膊睡觉,醒来裹上被子,就直接坐到电脑前。”
林先生谈起儿子成瘾的过程:“初中在学校住读的时候,他翻墙上网吧,为了让他回到家中,我们在家里安了宽带。刚开始时,他一天最多玩十个小时,可是现在只要还能保持清醒,他就一定要坐在电脑前,一上就起码一天一夜。”
由于孩子没日没夜地上网,林先生夫妇俩每天都要将茶水、饭菜端到孩子的书桌前,否则孩子就能一天一夜滴水不沾、粒米不进。母亲说,一旦离开了电脑,浩浩就会无意识地嘴里念念有词,这时和他讲什么话,他都置若罔闻,直到半个小时念完后,他突然抬起头问:“你刚刚问了什么?”孩子才十六岁,父母很绝望,不知道该怎么办。
有一年我去河南,见到一个十二岁的网瘾少年,好可怜。人很迷离,身体很单薄,不上课,就想上网。老师说:“你要听课的。”他说:“不,我要回家上网。”老师不让他回家,他拿个小水果刀,找了班级里一个同学,跟老师说:“老师,你要不让我回家上网,我就杀了他。”逼老师让他回家。老师说:“除了上网,你还有别的爱好吗?”他说:“没有,我只爱上网。”我们劝他:“你要长大做一个好少年啊,好好做人啊!”“我不做好少年,我不做人了,上网就行。”老师们把他水果刀抢下来,把那个同学救走,他立刻就傻了,然后在那角落里好可怜,就像一个鸦片鬼一样。
有一个大学生写过一篇文章叫《大学毕业生的反思》。他说,我的一个同学,从大一到大四,四年的时间,除了考试的时候和教室见个面,其他时间全部在寝室打游戏或者看武侠,反正大学里也没有人管。后来因为挂科太多被学院劝退,家长过来求情延期,但他游戏照打不误,到大四时,无法毕业。另一个同学也是因为打游戏挂科太多被劝退,母亲来到学院跪在学院领导面前说:“我自己在家里吃剩菜叶供他读书,求你们给他一次机会吧!”听学院领导讲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当时我的内心很受震撼。父母吃剩菜叶供孩子在城市里打游戏,混日子?还求情“给机会”?给他继续打游戏的机会吗?多么可怜的父母啊!多么可怜的孩子啊!
网瘾少年在网吧里,每天吃泡面,吃多了身体毁了。网吧里空气也不好,还有抽烟的,孩子一玩一宿不回家,身体被熏坏了。如果缺少睡眠,内脏受损,一个晚上不睡觉,三天养不回来,他们身体还没有长成就开始熬夜,很快就熬空了。加上坐姿不对,脊椎受伤,这些孩子没到中年,身体早就亏掉了,都很瘦弱。有一个孩子在网吧玩了两天两夜,脑出血, 一头栽倒,再救治,变成了植物人。
网瘾是一种心理疾病,痴迷网游比吸毒还危险。因为网络的吸引力太大了。那些小孩就是网络的奴仆,任由网络摆布。一位家长反映,他读大学的儿子行为很不正常,动不动就发脾气,有几次还摔东西。问他有什么不舒服,他说就是觉得很烦。这位家长反映,儿子最喜欢的就是上网,一有空就坐在电脑前。自从沾上了网络之后,就变得脾气狂躁,这就是典型的互联网狂躁症。近期一项抽样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人承认上网后感到烦躁和恼火。另一项调查表明,经常上网的人会因为电脑或网络出现问题而导致暴力行为,比如摔坏键盘和鼠标,损坏显示器等。由于情绪高度紧张,长此以往,人们极容易失去自信心和自我放松的能力,内分泌也会失去平衡,严重的会导致抑郁症和心脏病。
不要说孩子,很多家庭也发生过这种现象。先生下班就到电脑前上网,一坐下就起不来。爱人说:“哎 ,下楼帮我买点菜。”“我不去。”再一说,吵起来了,一场战争。太太说:“我感冒了,帮我买点药吧。”“我不去。”迷在网络里,真害人!孩子们一进网吧,不出来,无比贪恋,累得不行了才回来。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信息成瘾,网络交易成瘾。背后有人牟利,国家虽然在监管,一时还是管不到那么细。
痴迷网络会得哪些病呢?有辐射症,电脑眼病,电脑狂躁症,颈肩综合征,鼠标手,高科技办公室病,疲劳综合征,电脑健忘症,胸闷头痛,腕管综合征,电脑失协症关键是这些病来得太早了,都是在少年时得的,一辈子不容易修复回来。还有电脑性皮炎,计算机皮肤血液病,坏血病,血小板减少,电脑辐射诱发细胞癌变,生育能力下降等。女性网络成瘾,生育会受影响。电脑眼病,症状是视力模糊,视力下降,眼睛干涩疼痛,电子产品使用量太大造成的。电脑躁狂症,心情烦躁,精神紧张,焦躁不安,诱发癫痫。还有颈肩综合征,颈部肩部酸痛,颈部转动不灵活,肩周炎,脊椎疼痛。鼠标手,手部麻木灼痛,影响手的精细功能。高科技办公室病,莫名其妙地烦躁,做事无精打采,耳鸣,耳膜受损,思维迟钝,爱钻牛角尖,性格很偏执。疲劳综合征,四肢无力,疲劳麻木,精神萎靡。电脑健忘症,过分依赖电脑,使人脑功能减弱,健忘,思维迟钝,胸闷头痛,电磁波、放射线、刺激引起头晕头痛,呼吸不畅,胸闷。腕管综合征,手指手掌发麻,手腕前臂肿胀,腕关节肿胀无力。电脑失协症,人际关系处理困难,难以体谅别人,经常无所适从,心理障碍严重。总之,过度使用网络,损害孩子的身体和心灵,放纵欲望,玩物丧志,影响寿命。
第一,家长千万不要做错误示范,不要做低头族、网游族。家长做了示范,孩子就会模仿,上所施下所效,孩子眼见耳闻,也想试一试。接触、感受、然后喜爱、沉迷,所以家长自我要求要严格。
第二,慎于始。不要用手机和游戏来教唆孩子。孩子六七岁淘气,很多母亲不知道危害,手机一给,孩子就不淘气了。孩子认为这个很好玩,不知道手机的害处。
记得有一次开学术会议,一位台湾专家专门给大陆的一些老师讲,不要让孩子过早地接触手机,因为手机有辐射,会伤孩子的眼,手机是高速变频,会干扰孩子的心,不宜多用。小孩子尤其不适合使用智能手机,如果为了让家里人方便找到他,使用普通手机就可以。那位专家讲完,很遗憾的是,有一位大陆的教授举手反对,说这都什么时代了,还不让孩子用手机,将来能跟上时代吗?我孩子八岁学会使用手机了。我们听了很着急啊。
在火车站等车的时候,我不止一次看到家长把手机给孩子玩。孩子玩得很开心,嘿嘿直乐,家长觉得这么做孩子很快乐。这种快乐要不得,孩子太小了。坐火车的时候发现这种现象也很多,大人带着孩子坐火车,孩子在车上玩手机,一玩几个小时,父母自己嗑瓜子,不管孩子。现在觉得很清闲,等孩子一旦上瘾就麻烦了,这是在教唆啊。
第三,给孩子童年应有的爱,让孩子在童年里不孤单。有的孩子因为忍受不了家庭的冷漠,去网络里寻找安慰。现实世界里他没有朋友,没有亲情,他很孤独。他为什么上网?网络世界里有朋友、有伙伴,而现实世界呢,有的孩子因为考试不好,经常遭受父母的打击责骂,在网络世界里,他能找到自尊。所以他用网络来逃避现实。观察发现,一般来说,现实中家庭温暖不缺少爱的孩子,几乎不沉迷网络,他不觉得那个有意思。父母把时间更多留给孩子,和他们在一起,孩子内心有依靠,就不贪恋那些东西了。
第四,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好。古人设计的琴棋书画都很好。现在的爱好也很多,学天文、学手工、学绘画,当作一种乐趣就好,孩子乐在其中。春天去放风筝,多开心,又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还和朋友往来,什么都学会了,比一个人对着网络好多了。
第五,要把孩子保护起来,让孩子远离不良的外界环境,网瘾、色情、吸毒,因为孩子小,他不知道。现在有的地方据说有不良少年的帮派出现了,父母要特别注意保护孩子。
第一,就是断除一切网络外缘。这要下决心。为什么呢?孩子的心已经沾上网瘾,他一遇到就会立刻犯病,所以远离它。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点痛苦,孩子可能不高兴,会哭闹,你要忍住。一旦沾上就容易复发,不要再诱惑他,必须要换环境,实在不行,可以考虑搬家,去农村住一段也好,换学校也好,就是不让他沾网络,远离。
第二,耐心培养孩子新的爱好,置换它。网瘾没有了以后他很焦躁,怎么办呢?陪他打球、游泳去,让孩子找到快乐。因为网瘾是一种快乐,要用新的快乐来代替,慢慢就好了。否则,心会找、会要,建立这个快乐,断除那个快乐,否则让他硬憋着,他很难受,会哭闹,烦躁,这时候父母要抓紧帮他建立新的爱好。
第三,通过作善来疗愈他的心灵。有过网瘾的孩子,心灵多少都有点儿伤。自闭呀、孤僻呀、自卑呀、躁乱等,都可能有。网瘾只是现象,心灵的伤才是病根。这时候要通过不停地作善来养心,让心灵得以疗愈。当这个心很有力量时,网瘾就不来沾他了,他有了自我防御的功能。就像一个地方,垃圾很多苍蝇就多,如果卫生很好,就没有苍蝇。必须把这个心清干净,让他变得有力量。怎么变?装满爱。
这三件事都需要家长下很大的决心。孩子在学校已经上网成瘾了,还要给他在家里安宽带,这个做法叫饮鸩止渴,他会越陷越深。大家可能会说,那我给他断了网他就是要啊。要也不能给,趁着孩子还小,你们之间还能够博弈,一旦大了,再想管,管不住了。这个过程很痛,需要一点儿狠心。它是一种瘾,有的时候你停三个月,沾一次,三个月功夫全白费。不要说孩子,成年人想让心得到自控都很难,一定帮助孩子。他可能当时会对父母有些恨,长大以后就不会了,他会感谢父母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帮他挺过来了。要关注环境,外缘的干扰、诱惑,这个连接要剪断,他的心不再持续发生作用,就可以去治疗了,就像一条河流,一边帮它清污,一边要断掉污染源。他只要还在上网,网瘾就停不住,会越陷越深。
摘自《教子有方:家长必读的十六堂国学课》(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没有无缘无故出问题的孩子,只有不明不白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