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归化之门已打开特效药?发展青训才是本

2019-02-18 16:04

  昨天,中国足球迎来历史性一刻:侯永永揭开了中国足球“归化”球员的序幕,令中国足球发展多了新思路。

  所谓“归化”球员,指的是在出生国籍之外,球员自愿、主动取得其他国家国籍,并为其效力。

  放眼世界足坛,使用“归化”球员并不鲜见,世界冠军法国、德国等都是归化界的“大户”。在上个月结束的亚洲杯上,24支球队中,有17支球队共征召了86名归化球员,占参赛球员总数的15%,更是创下纪录。卡塔尔队更是携“归化”球员之威,首度站上了亚洲之巅。

  尽管中国足球水平落后、大赛成绩不佳,但始终坚持不引入“归化”球员。直到去年12月20日,在2018年中国足协职业联赛总结大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足协党委书记杜兆才曾明确表示,中国足协将积极推进优秀外籍球员的“归化”工作,协助俱乐部试点归化具有较高水平的优秀外籍球员,参加中超联赛。

  此后,北京国安、广州恒大等多家中超俱乐部纷纷开始进行“归化”的尝试。今年1月31日,北京国安、广州恒大俱乐部接连宣布侯永永、李可、萧初等球员加盟——这是中国足球第一次踏上了引入“归化”球员这条路。

  眼下,中国足球的“归化”大门已正式打开,相信继侯永永、李可、萧初之后,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归化”球员将陆续出现在中国足球赛场上。当然,这一举措能否让中国足球快速实现腾飞还需要时间检验,切不要以此作为提高中国足球水平的“特效药”,唯有狠抓青训才是治本之策。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