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时评都是关于电影的,其实每部电影好的影评中的一些优美段落,也可以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哦,不信,你们可以试试
看《帕丁顿熊2》,会在内心深处生出一股暖流。在“豆瓣2017年度电影榜单”上,该片以8.6分成为“2017评分最高的喜剧片”,成为兼获高评分和高票房的暖心电影代表作。
《帕丁顿熊2》故事梗概:与布朗一家住在一起的萌贱小熊帕丁顿,在露西婶婶100岁生日前夕,努力工作为她买来名贵礼物,却被坏人偷走,由此引发了一连串故事…
帕丁顿,一只从秘鲁丛林来到伦敦生活的呆萌小熊。会说人话,拥有人类的情感,最喜欢吃赣南脐橙,还会做好吃的橙子果酱。
在伦敦生活了好几年,帕丁顿成了街坊邻居的好伙伴,几乎所有人都喜欢他。帕丁顿算得上是一只笨萌熊,无论多么简单的事情,过其手之后,总是一片狼藉。但是他的内心却总是那么温柔细腻、天真善良,且乐观开朗。
这一天,为了给熊婶婶的百岁生日准备礼物,帕丁顿在一家古董商店里瞄上了一本价格昂贵的伦敦风景的立体书。为了购买下来,帕丁顿不得不打工存钱。打工的过程中接连发生了让人啼笑皆非的小事故,观众在被逗得哈哈大笑的同时,也猜测着剧情接下来该有的变好。然而意外发生了,书被神秘人偷走,呆萌的帕丁顿被当成小偷抓进了监狱。
令人意外的是,即使被抓进了监狱,他依然乐观地说:“情况不算太坏,起码我住在维多利亚时期的房子里。”他总是用那种幽默、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周围的险恶、悲观、消极滞后。即使是在暗无天日的监狱里,面对着一群凶神恶煞,帕丁顿也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去温暖和改变这座冷酷的监狱——犯人的囚服集体被一只掉色袜子染成了粉红色,原本凶恶的“狱霸”向帕丁顿学做三明治……
记得帕丁顿第一次来到伦敦的时候,他绅士地摘下帽子,努力去跟每一个行色匆匆的人打招呼,却没有一个人能够停下来,专心看一眼他,耐心倾听他的诉求。影视作品之外的现实社会中的我们,就是那些行色匆匆的人,习惯了随时准备拒绝别人的人。成人世界中的我们把拒绝当成是一种机警,一种出于自我保护的防范,但这样的世界显然少了一层暖色调。
电影中有一段对话,给笔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监狱中的时候,帕丁顿和铁拳走到厨房门口,帕丁顿让铁拳先走。铁拳说:“干什么?你让我走在前面,是要在背后捅我一刀吗?”帕丁顿说:“不,这只是礼貌。善待别人,别人也会善待你!”
这就是帕丁顿,拥有童话故事里才有的善良和温柔。生活在他身边的人们都说:“在我们需要帮忙时,帕丁顿一定会伸出援手。”帕丁顿已然成为善良的代名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英语世界里的孩子们,从他身上学到爱、责任、自由和尊重。与其说人们喜欢一只蠢萌的毛熊,倒不如说,人们更在意的是他内心深处的善良和温暖。
电影中的帕丁顿,在某些时刻坚持着在我们看来可以妥协的原则,而直到看到最后我们才明白,他的这份固执,也许就是在讲述一种非常传统、非常天真的价值观:善良和温暖的人,一定会改变险恶和冷漠的世界。
守护住一份童心,还世界一份善良。一位观众对《帕丁顿熊2》的评论获得了7000多个点赞:“每个人都是需要被温暖的孩子,在这只搞笑的熊面前可以暂时忘掉自己成人的身份,沉浸在新的童话故事里。”
也许这只名叫帕丁顿的蠢萌小熊,放到真实的生活里活不了一天,但在童话的世界里,他却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没有一个成年人会相信童话故事,但每个成年都曾相信过童话故事,并且,他们的孩子正在相信着。成年人的世界里可以没有童话故事,但不能失去了所有美好的单纯。
作文君点评:我们都曾相信过童话世界,怀念里面的单纯美好,关于善良和真诚,在那里从未缺席
必须承认,拍摄《星球大战》系列的续集绝非易事。好在,《星战8》没有崩盘。随着贯穿于整个系列的灵魂人物——天行者卢克在电影标志性的两个太阳的照耀下回归原力,汉·索罗在上一部中壮烈牺牲,扮演莱娅公主的凯利·费雪不幸辞世,“星球大战”这个超级IP似乎已经挥别了过去,开启了崭新的篇章。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是《星球大战》系列第八部,剧情紧接上一部《星球大战:原力觉醒》,讲述了恐怖政权“第一秩序”袭击新共和国首都霍斯尼亚主星之后所发生的故事。片中,天行者卢克牺牲,而新一代战士蕾伊、芬恩和波·达默龙等正在成长。图为海报。
从票房与财富角度来说,此话也许当真。只要今后每一部续集的片头仍延续传统的斜体字幕风格,只要千年隼还在银河系不断飞驰,只要黄金搭档R2-D2和C-3PO还在为起义军贡献余热,全世界的星战迷就会心甘情愿地继续买单,直到地老天荒。但不管他们是否愿意承认,四十年过去了,《星球大战》已不再是我们熟悉的那个《星球大战》。其最重要的变化不在角色的更替、情节的演变、技术的更新上,而在文化的逻辑上。
自开启《星战》新三部曲以来,萦绕在影迷们心头的一大悬念就是女主角蕾伊的身世之谜。从天行者卢克到绝地武士欧比旺再到莱娅公主,热议一整年之后,如今谜底终于揭晓——蕾伊的父母只是无名之辈而已,甚至没有资格在电影中露面。这并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细节问题。
从带有精英主义的绝地武士集团到草根色彩浓厚的蕾伊,掌握原力不再是天行者卢克们的特权,这也意味着《星球大战》的文化内核已然脱胎换骨。在训练蕾伊的过程中,卢克亲口说道,原力不是一种力量,而是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任何人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遥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星球大战》,绝地武士所拥有的原力,几乎是电影中最强大也最神秘的武器。而显然,新一代《星战》“去中心化”的趋势昭然若揭。
新《星战》里的角色变化也在潜移默化中暗示着这一点。主人公为女性绝地武士,象征女权力量在新世纪的不断崛起。起义军新一代领袖波·达默龙是有色人种,弃暗投明的普通战士、主人公的好友是黑人芬恩,而他的搭档是亚裔女性。正义一方的人物如此丰富多彩,而穿戴着整齐划一、毫无区别的铠甲与头盔的帝国士兵,连基本的面目亦不可见。多元胜过单一,这既是现下的“政治正确”,也是新时代文化特征的真实写照。
毋宁说,传统《星战》里主角历经一波三折、最终战胜反派的简单化叙事,已经不再适应商业社会的文化逻辑。所以,我们看到身处黑暗面的凯洛•伦挣扎在善恶边缘,而正义的化身天行者卢克在整部电影中则陷于彷徨失措的境地。
这绝非偶然。现如今风靡全球的超级英雄,一改以往高大全的形象,毫不掩饰地向观众袒露自己的弱点与缺陷。为何?正义战胜邪恶的“宏大叙事”,在商业社会中不仅落伍,而且必须被抛弃。在《星战8》中,新一代人物彻底取代了经典角色,但这并不表示系列的走向是黑格尔式的螺旋上升。相反,尼采式的历史循环论更符合《星战》系列的未来。在资本的运作下,帝国和起义军谁都不会灭亡,它们的互相争斗必将永无止境,直至商业社会的彻底崩溃。
于是,《星战8》的叙事动机沦为虚无是必然的。电影结尾中的一幕耐人寻味:被追至绝路的起义军向全宇宙的同志发出求救信号,但无人响应。事实上,除了战斗的激烈之外,我们很难在电影中发现帝国的暴虐或起义军的仁义。这种“无意义”的氛围、情感的消逝贯穿于整部电影。“宏大叙事”一旦被消解,如此局面恐怕难以避免。但是,人们真能忍受这一点吗?
当然不能,因为作为一种知觉动物,人们需要感情寄托。既然商业社会中的“宏大叙事”不可靠,人们完全可以自己创造出所需的“意义”。勇敢坚强的女性蕾伊、重视友谊的芬恩、热血沸腾的波,比起四十年前个性色彩鲜明的汉·索罗来,更像是一个个符号。他们所代表的,是时下观众所需要的人物类型。如同有缺陷的超级英雄更让人亲近一样,意义,完全可以是人为创造的。
这种做法,是不是很眼熟?在中国,我们称之为“人设”。明星不再具有个性,转而扮演起粉丝需要的角色。粉丝为偶像疯狂打call,偶像为粉丝卖力假装,这样的模式为不少人所轻视。其实,这绝非“无意义”的行为,相反,他们共同构建起了新的人生目标。各类流量明星与不知所云的商业文娱产品,正在提醒我们,何为商业社会的文化逻辑。
作文君点评:每次看完电影都可以去看看影评,好的语段也可以当做作文素材的,就看你会不会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