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用好互联网推进农村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村里干了啥手机实时查

2019-03-01 02:27

  仔细一问,保合少镇纪委书记姚强才弄明白,原来是保合少村刚刚公布了危房改造补偿款发放账目清单,几名村民发现有原本不该享受补偿的村民却拿到了钱。“你们反映的问题线索比较准确,我们立刻调查。”姚强耐心地安抚村民。这次接访,让姚强更加坚定了推进农村“三务”公开的决心。2018年4月起,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段,推行农村党务、村务、财务的“三务”公开,受到广泛关注。

  卜俊所说的麻烦,就包括2015年底为村民办理农村养老保险的事。当时,古路板全村437户1116人,首次缴纳要按照4︰3︰3的比例,由政府、村集体、村民分别承担。摊到村民头上,每个人要一次性缴纳6万多元。虽然村里开会通过了,但许多村民就是不同意交钱,思想工作做不通。这项决定刚一张榜公布,村民质疑声不绝于耳。“村委会的钱去哪儿了?”“一次花这么多钱,村干部肯定有回扣”……

  此外,针对苏木乡镇、街道办事处、行政村、社区“三务”公开情况,内蒙古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及时跟进监督核实。“村民是最了解本村情况的人,有了他们的监督,村委会做事才会越来越规范。”包头市青山区纪委副书记贺森说,“通过监督,还能够督促村干部转变思想,从‘不敢腐’到‘不想腐’,从源头防止小微腐败和权力滥用。”

  网络、手机、有线电视……内蒙古各地公开手段不断创新,公开内容逐步增多。内蒙古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围绕嘎查村务公开目录中所列事项划出“三务”公开“高压线”,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不公开、假公开、公开不到位等问题。“现在,松山区已公开各地区各部门‘三务’相关信息3299条,将公开工作真正放在阳光下进行。”赤峰市松山区纪委一位工作人员说。

  公开标准高了,对干部的要求更高,保合少镇纪委正在选配“新帮手”。“村级财务收支监管平台”即将上线,该系统由当地纪委直接管理,村级财政在乡镇核算中心报账时出具的各类单据、材料以电子扫描件的形式,实时上传至监管平台,纪委可以进行实时查询。同时,系统还具备第三方比价和人脸识别功能。村里购买的物品如果与市场参考价相比高得离谱,系统会自动提示。村民领取福利,要对照名单进行人脸识别,防止虚报冒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打印】【关闭窗口】相关报道·四川大竹推行“党务四亮”,让群众明白,给干部清白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