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冬天不仅室外有冷空气侵袭,就连互联网行业也被寒潮一同“冻结”。各大网络公司裁员的消息相继传来,光是听其规模就让人不寒而栗,可反观阿里巴巴旗下的饿了么与口碑,我们却发现它们似乎并没有受到严重的“冻伤”,甚至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自2018年10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饿了么和口碑合并成立本地生活平台以来,仅用时3个月间就已新招超过6000名员工,并且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总裁兼饿了么CEO王磊还对外表示仍有不少岗位虚席以待。
面对如此惨淡的行情,饿了么口碑此举虽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行业现状,但却为不少人提供了就业的机会,阿里巴巴的这份自信与社会担当也确实证明了它真的在践行着自己对外宣传的理念与目标。与此同时,阿里巴巴为了实现本地生活服务行业数字化还特地成立了阿里本地生活实验室,目前这已经是一支拥有40多位高学历专业人才的高级研究团队,并且对于高科技、技术产品等人才的招聘仍在继续。
从目前来看,人们对于外卖行业的认知还处于劳动大于科技的阶段,而透过这次饿了么口碑的招聘计划便可看出,阿里巴巴真正想要做到的就是对传统外卖行业的改造升级,以阿里生态系统为其进行科技赋能。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中,阿里巴巴究竟能够为我们带来怎样的外卖情景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其旗下的饿了么口碑将“到家”和“到店”结合发展,对以餐饮为主体的本地生活服务行业向着全面数字化、互联网化升级而努力的举动让我们看到了服务行业将会越来越优质的发展趋势。
与之相应的,饿了么口碑也在逐渐完成行业下沉,在新招聘的员工中已有30%在三四线城市上岗就业,而根据阿里巴巴的规划,这些人只是他们深入城市生活的第一步。豪不夸张地讲,饿了么口碑可以说是整个本地生活服务中的先行者,无论是行业下沉还是网络数字化,这些举动都使得生活品质的提升速度加快了一个档次。
“帮助100万传统线万商户普及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创造100万新增就业机会的目标。”,这是饿了么和口碑推出的旨在“让利赋能商家”的“暖冬计划”,提出“三个100万”目标。阿里巴巴如此费尽心力的将产业下沉,加快科技赋能就是为了能够早日将阿里的生态系统完善,尽早实现本地生活服务行业数字化。而达成这些的首要条件便是人才的招募,此番饿了么口碑如此大刀阔斧地招揽人才,势必会为其下一步进程提供十分有利的人才以及战略优势。至于饿了么口碑下一步又将做出怎样的举措,我们只需交给时间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