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纺织服装柔性供应链平台项目商业计划书参考模板

2019-04-02 17:48

  国家级互联网+纺织服装柔性供应链平台,是市纺织有限公司为实现新形势下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企业创新、产业延伸、资源整合、跨界融合等途径,借势互联网+政策东风,凸显柔性供应链价值,形成纺、织、染、服装加工全产业链体系,利用“泛互联网”平台,聚合行业原料、加工、设计资源,完成从棉纤维原料加工到高端专属衬衫定制的全流程产业新模式。

  中国纺织布料行业拥有超过3.8万亿的市场容量,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正在致力于由“大”向“大而强”的转型发展阶段,伴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纺织市场在“内忧外患”的夹缝中艰难前行,国际采购及知名纺织品牌正悄悄大量外移,以降低生产成本,反观国内纺织企业,产能过剩;人民币升值压力持续;纺织企业自身劳动力、棉花、能源、融资等成本过高;生产装备、技术、管理水平偏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竞争力不强;企业创新能力差已成为新时期纺织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关系着纺织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命运。

  市纺织有限公司积极探索纺织行业与互联网融合之路,响应国家战略加快布局“互联网+”领域,推出了互联网+纺织服装柔性供应链平台作为企业战略新业务,研发出互联网+纺织服装B2B结合O2O商业聚合平台产品和解决方案,成为国内纺织行业的首个重度垂直“纺织服装互联网+”实施构想。

  平台打破了传统的产品模式,采用基于多企业会员模式实现丰富应用,以行业聚集企业,以企业吸引纺织服装产品,促进纺织服装行业服务生态链(生产车间、外销机构、产品企业、第三方检测机构等)的形成和发展,使客户能享受安全、优质的云服务,实现多方共赢。该产品基于互联网平台,融合纺织行业服务与设备产品的特点,开创了互联网时代新的商业模式,成为一大亮点。

  对于纺织加工企业来说,专业的加工企业集聚地成了行业信息交流的优质平台,平台利用网站优势给纺织服装加工企业打造了一个信息对称化的交易平台,有效的解决了纺织企业闲置资源的难题,践行国家供给侧改革新动向。

  通过纺织服装聚合平台,解决行业各环节(包括纱线厂、面料商、设计师、制衣厂、零售终 端)痛点,实现平台渠道数据工业化、工业内容数据柔性化,整合纱线、面料、辅料、配饰供应商提供的优质产品,通过网络平台结合线下展示厅,展现给品牌公司、制衣工厂和服装设计师,解决用户找料难、成本 高、品质不稳定等问题,进一步延伸至服装成衣厂和平台销售端,发布流行趋势,使消费者、品牌、平台形成高度的社交融合,通过完善供应链、重建产业链、重塑价值链,实现集商流、物流、信息流、现金流于一体的高度柔性供应链垂直社交生态圈。

  围绕原料、纺织、衬衫三大产业链,提升智能化制造水平。从源头上引领行业两化深度融合。提升装备水平,提升生产关键环节和工序连接智能化水平,开发应用具有个性化、定制化、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自动装备,在关键工序和关键环节开展智能制造的应用研发,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及成本控制等问题。建设数字化生产示范线,通过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连续化和智能化,实现生产、仓储和电子商务的集成,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绿色纺织的可持续发展。

  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科技、电商平台、移动互联等各种新兴工具与手段,扩展线上线下各类渠道,发展跨境业务,培育新型业态,实现市场的新突破。加强品牌建设,围绕促进大众消费,提升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搭建由两个系统、两个实体、两个平台和两个联盟构成的互联网+纺织服装生态圈。

  4.2.3 柔性供应链兴起 产业互联网是行业投资主线中产阶级跃居世界第一,高端男士衬衣品牌前景看好38

  5.1.2传统供应链的深层次问题:前后端数据不互通,信息沟通效率低下43

  5.2.2对于全供应链:现金流压力减小同时带来各参与方投资回报率上升50

  6.1传统线下企业:前端直营或类直营模式强化管控,后端供应链及前后端数据打通有差异54

  6.2 电商韩都衣舍:买手制小组每年企划数万款产品,后端在建柔性供应链满足小单快返需求60

  6.3典型网红商品运营:通过 SNS 进行推广和销售预测,小批量多品种,少量预售+快速补单63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