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科技讯(作者/王芮)3月6日消息,本次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共提交了三份提案,分别聚焦在改善在校儿童营养餐的建议、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建议。
在本次全国两会上,杨元庆提交了《关于改善在校儿童营养餐的建议》的提案。他在提案中呼吁,要重视目前我国儿童营养问题和儿童营养餐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推动相关立法和标准制订,根据城乡不同特点,完善在校儿童营养餐工作。
在杨元庆看来,近年来,我国儿童营养状况持续改善,但儿童营养问题依然存在,具体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是部分儿童营养失衡:我国在儿童饮食营养方面不仅存在着欠发达区域营养不足的问题,而且在一线城市由于中国饮食习惯的影响,也存在着营养过剩造成的超重、肥胖等一系列健康问题。另一方面,在部分贫困地区,儿童营养不良现象尚未完全杜绝。此外,从2012年起,我国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目前给予在校学生每人每天4元的营养补贴,政策成效显著,但也存在覆盖面小、资金监管难度大等问题。
杨元庆在提案中建议,应尽快出台儿童营养餐立法,推动制订在校儿童营养餐强制性标准。环顾全球,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很早就对儿童营养餐进行了立法,都有基于保证儿童成长的强制性营养标准。美国早在1946年就颁布了《国家学生午餐法》,1966年颁布《国家学生早餐法》,日本在1947年经济极端困难情况下颁布了《营养师法》,可以说,在儿童营养餐立法方面,我国已经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杨元庆建议,国家研究制定相关立法,同时出台关于在校儿童营养餐的强制性标准,对食品营养标准、生产经营规范等做出明确规定。让孩子吃饭也要有法可依,才能切实保障儿童营养餐改善工作的顺利实施。
针对目前贫困地区儿童营养补贴覆盖面小,资金监管难度大等问题,杨元庆也给出了具体提案:首先,建议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在校儿童营养餐的补助力度。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营养改善资助范围,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扩大到所有贫困地区。另外,由于现有每天4元的补贴不包括学校为提供学生营养餐配套的食堂设施、餐具消毒、水电煤气、人员服务等费用,建议今后在拨付相关费用时,考虑贫困地区学校实际情况予以一定的配套费用。
加强对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监管,杜绝挪用或以向学生直接发钱代替营养餐的做法,确保真正让孩子们吃到嘴里。同时,在全国中小学逐步推广学生营养餐制度。目前我国在校儿童在学校吃午餐的比重正在不断提高,寄宿制学校也在增多,但学生就餐情况千差万别,既有学校自办食堂,也有不少是学校对外订餐、学生自行用餐。杨元庆建议由学校统一供餐的,应率先实施营养餐标准,同时加强对学校食堂、校外配餐单位的食品营养和安全卫生监管。让孩子吃得好,吃得安全,让家长放心。
最后,完善学龄儿童营养监测制度,对重点问题实施营养干预。目前我国在营养健康状况监测和相关研究方面的投入有限,多为项目性投入,不成规模,缺乏规划。建议国家以在校儿童的营养监测作为突破口,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营养监测制度,掌握基础数据,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开展营养干预,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杨元庆委员认为,儿童的营养问题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孩子的营养工作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必须通过改善在校儿童营养餐工作,改善我国儿童,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儿童的营养健康水平,进而全面提高未来国民素质。
在杨元庆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提案中,他认为,虽然国家已将教育信息化列入了“十三五”规划,但制约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因素仍然较多。在他看来,中国要快速提高教育质量,必须进一步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开放,以科技的手段,让中国教育有“好车”(优质教育资源)、有“高速公路”(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只有这样,中国的教育才能得到迅速发展。
在杨元庆看来,目前影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区域经济文化不平衡,导致教育信息化设施的条件仍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重点与非重点学校、城区与郊区、乡村学校在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依然存在较大差别;同时,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地方虽然也投入了资金,配备了硬件,开发了相应的系统,但是实际使用效率不高。有的验收达标后就被闲置了,严重地影响了“三通两平台”和教学应用的融合发展。另一个原因是目前我们在解决了“受教育难”的问题后,“受好教育难”的问题出现,虽然通过学校和社会力量的努力,众多在线开放课程纷纷涌现,特别是国家主导的“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化内容的获取问题。但现有的内容资源数量依然偏少,名校、名师的核心优势资源较少,缺少激励名校、名师开发在线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手段。
杨元庆认为,希望国家继续加大对“三通两平台”的建设投入,特别是向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倾斜,确保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均衡发展。另一方面,完善“三通两平台”运营模式,积极探索“专业运营企业参与、学校购买服务”的运行模式。通过市场机制,引入第三方运营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培训和运行维护,把单纯购买硬件变成购买综合服务。通过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均衡发展,让中国教育的“高速公路”成为提升中国教育的推动力量。
在培育优质教育资源方面,杨元庆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在线开放课程的开发设计、建构和推广工作,优化现有优质资源的开发;在现有“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的基础上,认定一批精品课程,支持名校名师等权威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向社会开放,从而为在线开放平台提供优质教育资源。近几年,教育云、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技术发展迅速,这是彻底改善中国教育质量的手段。杨元庆提出,建议国家鼓励学校、企业、科研机构合作,推动这些新技术在“互联网+教育”的应用和推广,规范教育云实施标准,建设一批虚拟现实教育示范项目。同时,鉴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生存技能,互联网为学生自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杨元庆建议学校适当提高相关知识的教学比重,引导学生提高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技能,与时俱进地改变传统学习方式,推动学生自主式、体验式和互动式学习,增强自学能力,培养创新创造精神。
杨元庆委员认为,应当通过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让这些“好车”在中国教育的“高速公路”上快跑,并通过更大范围地应用成熟的前沿科技,进一步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用科技改变教育的未来。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