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杀熟“黑名单”:携程、阿里飞猪、去哪儿

2019-04-09 15:50

  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大数据“杀熟”现象屡见不鲜,让人防不胜防。近日,北京消费者协会,就曝光了一部分“杀熟”严重的APP。

  据悉,针对大数据“杀熟”问题,北京消协单独做了一份调查。调查显示,许多手机软件和购物网站,都在利用大数据对消费者进行精准推送,以激发消费者购买欲。而且,这些被推荐的商品,新老用户在同一时间内看到的价格天差地别,如果不是两部手机放在一起做对比,消费者根本无从察觉。

  悟空财税深入了解发现,涉及调查的APP和网站总共57个,包括外卖平台、网络购物平台、在线旅游平台以及网约车等等,这些里面,有一半以上存在大数据“杀熟”现象,基本覆盖了消费者日常应用的所有APP和网站。

  检验人员发现,两人在飞猪旅行同时查看一家酒店的同套房间,一部手机显示291元,另一部显示286元,前者是老用户,后者是新用户。按照一般情况,店家都会对老用户予以优惠,新用户则一般是限时打折的套路,而飞猪旅游对老用户十分的不友好,是典型的“杀熟”行为。

  对此,飞猪旅行做了积极回应。称该情况不是“杀熟”,而是一些促销红包、新人优惠的原因造成的,还有一些酒店和飞机航班的库存减少,也会导致价格上升。

  另外,同样的“杀熟”现象也发生在去哪而网身上。去哪儿网方面的回应是:绝对不存在大数据“杀熟”行为,去哪网会给新用户发放优惠券,也会对老顾客发放不同会员等级的优惠券,因此,价格不同可能是优惠价抵扣不同导致的。

  北京消协的调查显示:有88.32%的消费者认为大数据“杀熟”很普遍,有一半以上参与调查的消费者,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赤裸裸的调查及抽检,足以证明大数据“杀熟”有多可怕,然而因为价格会实时变动,消费者遇到“杀熟”很难被举证,令人头痛不已。

  对此,悟空财税法律顾问表示:消费者首先要保护好个人隐私,避免让 App 访问手机通讯录、照片、短信息,读取个人数据,再就是购买商品时,尽量多看几家店,货比三家,再做决定。如果感觉自己被大数据“杀熟”了,应及时留存证据,向监管部门举报。

  最后还要给商家们说一句:是选择昧着良心赚钱,还是兼顾消费者利益,这个天平在你们手里,还请谨慎对待!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