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由北京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主办,中广智联承办的“央地”人才交流对接活动《大数据、云计算关键技术与应用专题论坛》(第六期)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酒店顺利召开。论坛围绕大数据、云计算关键技术介绍,以及在工业与金融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邀请来自中国科学院、仪综所、北京大学以及企业代表近百余人参与分享交流。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课题组负责人,博士生导师何清教授,就自主研发的“证券大数据挖掘云服务平台”关键技术与应用做了详细分享。
对于高度依赖各类信息系统的证券行业来说,其中传输的数据也牵涉到我国亿万证券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信息与数据的安全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对整个证券行业来说,现有的信息保护体系对于保证企业信息机密的安全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大数据环境的到来,原有的安全保障体系更多侧重于基础软硬件的防护以及防范互联网入侵的威胁,在敏感信息和数据的防护上,缺少对来自企业内部的有效防护。
据IDC调查报告显示,超过85%的网络安全威胁来自于企业内部,其危害程度远远超过黑客攻击所造成的损失,而这些威胁绝大部分是企业内部各种非法和违规的操作行为所造成的。
第一、 证券交易趋同交易模式发现。例如:“抓坏人”是证券市场一个永恒的主题。在过去传统的基础设施上,趋同交易行为发展这项工作非常费劲,就是把其余所有的帐号跟一个指定帐号在一支股票上的趋同性完整的扫描、分析和最后筛查,需要几天。现在已经不天级了,是分钟级了,非常快。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方毅芳博士就“工业大数据 、工业云计算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主题报告中详细提到“大数据与云平台是相辅相成的,大数据根植于云平台(海量数据的分布式存储、数据管理,是二者共同的关键技术),大数据为云平台提供用武之地;云平台的发展对大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展示带来重大变革。方博士在介绍中提到,为什么智能制造发展需要大数据和云平台服务?其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成本, 制造过程创新,以及制造模式创新.”
北大CIIM电子商务大数据开放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新一代IT产业推进联盟技术分委会秘书长鲁四海,具有多年的系统架构设计师、TOGAF鉴定级企业架构师分享介绍《大数据技术及应用》相关主旨报告,就数据安全、数据存储HBase与Cassandra对比(HBase有中心,服务无冗余,但扩展容易,适合海量数据的离线业务。Cassandra无中心,服务可靠性强,但扩展需要成倍添加,适合数据量中等且服务可靠性要求高的在线应用);计算技术(Hadoop MapReduce)、分析技术(Spark、R vs Python);可视化技术,以及大数据挖掘等多个方面进行介绍。
大数据发展趋势: 开源大数据商业化进一步深化 打包的大数据行业分析应用开拓新市场 大数据细分市场规模进一步增大 大数据推动公司并购的规模和数量进一步提升 大数据分析的革命性方法出现 大数据与云计算将深度融合 今年,大数据分析将出现革命性的新方法,从前的很多算法和基础理论可能会产生理论级别的突破。机器学习继续成为大数据智能分析的核心技术;人工智能和脑科学相结合,成为大数据分析领域的热点。金融、互联网电子商务、健康医疗、城镇化智慧城市领域的应用令人瞩目。 云计算为大数据提供弹性可扩展的基础设施支撑环境以及数据服务的高效模式,大数据则为云计算提供新的商业价值,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技术必有更完美的结合。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总裁胡晓明表示,2018年将是云计算与产业深度结合的元年。人们将看到各国的基础设施越来越紧密地和云计算结合起来,更多的制造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始用“云”,云计算将促进科技金融提高效益。
最后,来自北京泰立鑫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超,介绍了《企业数据安全解决方案》相关内容,作为国内第一家提出以存储空间安全为产品理念的数据安全公司,立足行业应用,做好用易用的数据安全产品为使命。泰立鑫是第一个提出围绕重要业务系统从数据产生、数据存储、数据使用、离线数据安全管理进行全域防护的公司,也是第一个将安全产品的易用好用性作为产品指导标准的公司。泰立鑫数据防护盾就是基于上述指导思想而开发的一款通用型业务系统全域数据防护产品。
泰立鑫数据防护盾不仅解决业务系统数据全域防护的难题,对各自独立的个人终端防泄漏技术通过独有的专利技术组合成业务系统防护整体,使业务系统有一个统一安全策略中心,可灵活配置各防护部门差异化防护,包括核心集中数据的重防护、重要数据应用终端重防护终端、一般权限的轻防护终端、特殊人员的特例终端,有效解决了过度防护与防护不足的平衡难题,实现了安全防护有效性与好用易用性的完美结合。
“央地”人才交流活动由北京市海淀区委组织部、北京市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指导下,北京市海淀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主办、北京中广智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协办,将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期间开展八期不同主题“央地”人才对接交流活动,围绕北京市海淀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分行业、分领域开展科研成果与转化需求对接,技术需求与技术能力对接等交流活动,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人才与企业的合作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