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4个月,外包服务出口25.7亿美元,同比增长17.8%,增速比1~3月回落4.2个百分点。
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4月份,中国软件(行情资金股吧问诊)业出口已经连续超过20个月处于低增长态势。而今年前4个月,外包服务出口25.7亿美元,同比增长17.8%,增速比1~3月回落4.2个百分点。中国软件服务外包增长放缓,从高峰下滑增速持续减缓的势头似乎还将持续,业内大佬文思海辉、软通动力、亚信联创等相继宣布私有化,外包业已进入深度调整阶段。
2012年是中国软件外包业激烈变革的一年。业界掀起一股企业并购热潮,文思和海辉合并为文思海辉,博彦科技(行情资金股吧问诊)低调收购美国大展公司在华的6家全资子公司,远程动力、微软国际、神州数码等公司共发起了数十次并购交易,其密度和规模远远地超过了以往水平。
东软集团(行情资金股吧问诊)董事长刘积仁评价,海辉、文思当时之所以合并,不过是在人口红利逐步消失背景下的抱团取暖。彼时,中国软件外包业通常的商业模式就是通过“卖人头”、卖项目盈利,而利润也相对拥有自主软件知识产权的软件企业薄弱。
并购不过是外部市场疲软下的正常反应。对于离岸软件外包服务出口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印孚瑟斯中国CEO朗格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从外因来看,全球经济发展放缓,欧美制造业回流,企业在IT上的支出相对平稳,上升态势不够明显。IDC最新报告显示,在未来5年,IT市场平均增速在3.5%~5%之间。其次,从内因来看,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中国的人口红利逐步消失,软件外包业务开始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东欧等人力成本更低的地方,软件外包企业依靠“卖人头”的传统模式难以为继,应该向高附加值的高端业务转型。
但是并购却并没有带来业绩的“暖春”。上月,文思海辉和软通动力相继发布了2013财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文思海辉净亏损17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610万美元;软通动力净利润为300万美元,与上年同期的330万美元相比下滑9.9%。
来自资本市场的重重压力迫使中国软件外包企业考虑新的出路。以前,中国软件企业赴海外上市成潮。自2011年东南融通事件以来,2012年,经纬国际、宇信易诚、千方科技、普联软件先后主动从纳斯达克市场退市。上月底,亚信联创宣布私有化,文思海辉也要退市,柯莱特私有化受到管理层和博彦科技的竞购。本月初,软通动力也宣布即将私有化。至此,中国涉及软件外包业务的企业都已宣布或完成从美股市场退市。
中国软件外包企业退市成潮,并不一定是坏事。Gartner公司IT服务部研究经理汤彤妹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上市的软件外包企业私有化之后,没有了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和约束,公司业务就不会过多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中,有利于企业加快加深转型的探索和尝试,发展空间会更大。例如,购买有数据中心技术的企业,将应用推广到各行各业等。
[简介]崇尚中长线波段交易,善于把握股市节奏,每日送出热点个股!进入直播
[简介]实盘交割单100%线年盈利,年平均收益高达40%。进入直播
[简介]看大盘最精准最前瞻最直接,对个股非牛不战,出手必攻直击涨停。进入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