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互联网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少有的能和外国企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行业。
举例来说,欧美的汽车工业开始于20世纪初,到现在,奔驰、宝马、福特等知名汽车公司大都有了百年的历史。也正是这百年的积淀,拉开了外国企业和中国企业的差距。
反观互联网行业:亚马逊成立于1995年、谷歌成立于1998年、Facebook创办于2004年、优步创始于2009年……
对应的,阿里巴巴成立于1999年、百度成立于2000年、微博2009年正式上线年创办的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更名而来……
从简单的时间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互联网虽然还是在追赶西方企业的步伐,但这次,至少在消费级的技术领域中,两者的差距并不像传统行业中的那般难以逾越。
消费级技术水平的相对持平,再加上国内企业对本土用户、文化和政策的了解,以及成本上的优势和不间断的创新,让中国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互联网产品,其用户体验完全超过了部分西方产品。
优秀的产品体验再加上具有竞争力的价格,让西方企业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面对着激烈的竞争。
在此之上,在华西方企业还要面对海外总部的远端遥控造成的战略延误、对本土团队不放权导致的效率降低等等企业内部问题。这一系列的不利因素,最终导致了部分国际互联网巨头们的节节败退。
不过在国际市场中,中国互联网企业却难以撼动西方企业的优势。如何成功出海,也是国内互联网企业最近几年的主要发力方向。
希望有朝一日,中国企业可以固守本土市场的前提下,也能在国际市场中的搏杀中胜出,出现类似微软、苹果那样的优秀跨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