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以“产业赋能创新创业”为主题的2019创响中国——深圳启迪协信站暨GIIC全球创新影响力大会在中海凯骊酒店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指导,深圳市龙岗区科技创新局、深圳市龙岗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支持,北大汇丰商学院独家学院支持,启迪协信科技园主办,国际影响力投资俱乐部联合主办,微漾新产业、创码头承办以及多家重量级机构协办。
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科技支撑能力的提升。今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政府在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两会的大方针下,2019创响中国——深圳启迪协信站暨GIIC全球创新影响力大会持续产业创新,大企业如何进行外部开放式创新、揭示影响力投资形式、聚焦生态创业,如何搭建创新创业生态,就商业模式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等主流话题展开交流,用产业赋能创业,用创新助推产业。亿欧作为支持媒体受邀参加。
会议开场,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副主任冯师斌、广东省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党组书记林祥、龙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广文、启迪控股高级副总裁、启迪协信集团党委书记吴振一发表了领导致辞。随后,演讲嘉宾带来了精彩演讲。
硅谷创业教父&Founder space创始人史蒂夫·霍夫曼带来了《AI与机器人如何驱动未来与创新》的主题演讲,AI未来是否会有自我意识是他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史蒂夫提到爱沙尼亚现在已经有了AI法官,可以就简单法律事件独立做决策,AI法官将来可能会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到刑事案件,小到家庭矛盾。除此之外, 机器人还可以提供情绪测试、管理团队、养老护理、作曲、酒店以及个性化的教学等服务,甚至还有纳米机器人能够为病人做肿瘤手术,蟑螂大小的机器人可以打扫人类无法触及的角落。
北大汇丰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北大汇丰商学院创新创业中心主任陈玮先生带来了《大企业应该在创新创业生态中发挥战略作用》主题分享,他提到企业创投案例和金额在去年达历史新高,其中,亚洲大公司创投的占比非常高,大量的企业在投入非常多的资金在创投上,充分发挥大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大中小企业形成协同创新的良好生态,培育更持久的“双创”活力、更强劲的“双创”动力。正如腾讯说的——不断探索未来的边界。
微漾新产业CEO&深圳科技倡导组织主席杨晧钧先生发表了《创新的支点——大企业需要“小”作为》的主题演讲,他正在努力推动大小微企业的融合和合作。开放式创新是当前全球大企业发展的新趋势,由于大企业相对封闭的技术,小微创新企业在不断挑战颠覆大企业,越来越多的大企业意识到了开放式创新的需求。而很多初创型企业与项目却面临着缺乏经验与资源的难题,若有了大企业的加持,小企业的资源以及视角将得到极大的拓宽,促进彼此的长远发展。
在圆桌论坛环节,杨皓钧先生作为本次圆桌论坛的嘉宾主持,以领先企业如何赋能创业与创新作为主题,与几位各领域内的顶尖嘉宾一起,继续为大家带来精彩的分享,他们分别是三一集团副总经理&三一创投总经理陆犇先生、华润集团科学技术协会副秘书长王平西先生、波士顿公司数字化创新中心总监罗宇翔先生、华大基因蓝色彩虹创新平台执行总裁郭秋杉先生、万向集团创新&创业总监杨林先生以及海尔海创链CEO海创汇合伙人张弢先生。
张弢提到,大企业是一个资源的聚集器和连接器,因为大企业创业时间比较长,这个过程中会积累很多资源,销售渠道多、产业链足够长,所以有很多创新的场景可以去用,大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更有效率,能够帮助被投企业进行更高效的管理,降本增效。
杨林表示,赋能有不同的模式:底层赋能、中间层赋能和应用层赋能。例如,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就是底层赋能;生态是基于移动互联生态的中间层的赋能;美团、滴滴是应用层赋能。万向集团能够提供场景、技术、资本和空间的赋能。
谈到对被投企业早期是参股还是控股,罗宇翔表示,这取决于资本能为其提供帮助的程度,被投公司创业早期需要很多摸索和模式的验证,早期地考虑参股。如果提供的帮助非常大,并且公司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则考虑控股。
赵炜文也与罗宇翔持相同意见,他认为在早期领域,不急于做控制性投资,对被投企业地采用放养的方式,并给与其战略性支持。
这一场华山论剑式的讨论为资本和小企业提供了战略性视角,相信我国的创业创新事业会牢牢把握住产业互联网的机遇,实现真正的智慧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