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行业各领域企业的工作状态和待遇有何不同

2019-04-24 15:29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知道合伙人2018-05-05智联校园是智联招聘下专门针对大学生成长的求职发展平台,定期发布求职干货、名企岗位,宣讲会及内推等信息,每年帮助300多万大学生找工作向TA提问展开全部从不同角度就会有不同的分类,我把计算机行业里不同的公司大致分为:做软件的,做互联网的,做游戏的。其中做软件的又可以细分成传统软件和新技术。

  软件公司的逻辑是:开发的产品/服务直接卖钱盈利,一分钱一分货。这类公司的代表是微软,Windows与Office都是典型的成功软件产品。其他像IBM、Adobe、国内的用友、WPS等等公司一般也划分在做软件的里边。这里边有一类特殊的公司是开发新技术,然后卖技术方案,比如这几年出现的一大波做人工智能的创业公司。

  而互联网公司的逻辑是:开发的主要产品可以亏本甚至免费,但是要获取大量用户,从这些用户身上想办法赚别的钱,俗称流量变现。这类公司的代表有AT(阿里腾讯)、360,小米、百度、各出行、各电商、各视频,国外的Google、亚马逊等等,它们的商业模式也各有千秋,做聊天工具的可以卖游戏,做交易平台的可以做金融,做搜索引擎的可以卖假,做单车的。。。怎么看都赚不到钱。

  前些年在传统软件公司里有个流行趋势是“互联网转型”,在一种不可言说的怕被时代抛弃的焦虑驱动下,老牌的软件厂商纷纷开始尝试推出免费版、提供云服务等等互联网式的商业模式。几年下来,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者其实不多,更多的是表面上宣布自己完成了互联网转型,实际上还是靠卖软件的钱糊口。

  而且也没听说哪个软件公司因为没转型互联网就被克死了,基本上都活得好好的。

  游戏公司里其实这两种商业模式都存在,但是游戏公司的状况和行业里别的公司在各方面差别很大,所以单独拿出来说。

  游戏行业有很厉害的地方。很多人经常说互联网公司的市场运营手段比软件公司领先了十年,其实单从运营上讲,游戏公司也领先互联网公司十年。什么用户参与、VIP等级、虚拟货币,全都是游戏公司玩剩下的套路。

  在游戏公司工作是真的累,每天加班到凌晨两三点钟是常态。不少在游戏公司里供职的程序员,基本上都呈现出明显的过劳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个领域从业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

  游戏行业的平均收入确实高,比软件公司和互联网公司都高,注意我说的是平均收入。这也很好理解,做游戏的就两种公司,要么流水过亿特别有钱,要么在上线一个月内倒闭。前一种给高薪理所当然,后一种......好像也没必要在待遇上太吝啬。

  猎头公司间流传着一个段子:某某游戏公司坚决不招本科以上学历的,因为高考居然能上本科线,小时候肯定没好好打游戏。

  在十来年前,外企员工在收入水平上全面碾压国企和民企,当时Google给应届毕业生开的将近20万一年的Offer,在业界是个传奇。到了今天,民企和外企在薪资上大概看齐吧。在高收入人群里,民企碾压外企,不信的话数数这些年有多少外企高管跳槽到民营企业。但是外企收入一般不会太低,而民企里工资低于行业平均的也不少。

  大外企又有两型:干活型和养老型。干活的有Google微软亚马逊等等,养老的有IBM高通英特尔等等,IBM英特尔高通这些公司里努力工作的优秀员工是非常非常多的,就好像谷歌微软亚马逊混日子的也不在少数。“养老”只是个不恰当的比喻,我想说的是这些公司里的工作压力相对没那么大。那些压力相对较大的外企里,很大一部分压力其实来自同事间的竞争。

  小外企里,先有一种另类,叫假外企。注册地点在国外,其实是根正苗红的本土民企,老板甚至还可能文化程度不高。这类公司一般从事外包行业,派遣自己的员工去帮客户公司做项目——本质上是客户想花少点钱找临时工干活,这些临时工就挂靠在外包公司里。这类假外企真外包的公司,也有做得很大。

  那些真正的小外企,很可能是这个行业里性价比最高的一些公司了。一来待遇不低,很多小外企在中国的分部很小,小到总部懒得花时间去琢磨一下本地的薪资水平,直接凭感觉给钱:中国员工就比美国欧洲的总部员工少给一点点钱就好了,结果糊里糊涂给了个按中国行情算高薪的package。还有些更小点的创业公司,直接全球统一价都是有的。二来,小外企的工作大都很轻松。

  民营企业里风头最劲的,当属互联网公司,做软件和做游戏的名气要弱一些。(当然可能除了号称“全球最大游戏公司”的腾讯。)互联网经济正在成为中国在世界上的一张名片,只看一眼现在好莱坞每年有多少电影是中国互联网公司投资的便可见一斑。

  这三家公司,薪资待遇都不低,而且它们公司内部的员工评级体系是得到行业认可的。比如说,你从阿里跳槽出来,你只要告诉人你是阿里P7的,别人就大概知道该付你多少钱了。而你要说你是微软Level 63的,很多国内公司的HR都可能一脸懵B。

  这是因为这几家公司规模巨大且经营多年,已经自有一套完整的薪资待遇体系。也正因为如此,给钱给得最多的不是这些公司。而是那些还没有上市,但已经当上市场龙头,正在疯狂扩张的互联网新贵们,比如滴滴、今日头条等等。由于极度不差钱,AT和百度成了这些公司最好的人才储备库。比如你是腾讯T3.1,一年35W薪水,那么我给你50W,来不来?

  在这些公司上班,几乎全都很累,尤其是那些给钱多的。996是常态,加班费是神话,劳动法仿佛不存在。

  相比之下,老一代的知名互联网公司,生活要悠闲得多,比如新浪、网易等这些门户网站。(当然这些公司也都有其他新业务,比如新浪微博和网易游戏。)

  其实,在互联网公司工作,要么累到吐血但是工资高,要么工资低但是闲到想死,都不错。不同的生活方式选择而已。

  这种互联网公司绝对不在少数,它们大都心气很高,有一个宏伟的企业愿景,目标是向AT这样的行业龙头看齐。毕竟,做互联网的,谁不想改变世界呢?所以工作强度超过那些大公司是必须的,不然怎么追赶。然而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它们现在还没做大,自然也给不起那么高的薪水。

  还有一类公司,初创企业。我指的是那种真正的创业公司,只有十来个人甚至更少,到处找免费的孵化器提供工作场地那种。而不是像雷军当年怀揣几十亿创办小米,也说自己是“创业”。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