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人一张课程表 互联网无处不在的学习催生未来学校新教育形态 未来网(
未来网(中央新闻网站)北京5月29日电(记者 赵亚超 马慧娟)“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教育,包括现在提出的人工智能的教育,将会给我们现在学校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方法等产生很大的变革,同时也会使教育的形态发生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和终身化的变革”。在第四届“互联网+教育”创新周论坛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未来学校实验室主任王素互联网+时代下,未来学校会发生诸多变革。
未来学校是指互联网+背景下的学校结构性变革,通过空间、课程与技术的融合,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体系,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私人定制的教育。
未来学校作为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新话题,王素表示其受关注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信息技术对教育影响越来越大,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一经问世就迅速遍及全球,“互联网+”教育给学校改革带来了许多新的可能;二是新的学校组织形态不断涌现,“无处不在的学习”“没有教室的学校”“一人一张课程表”等一线实践,都对学校运行的原有规则提出了新的挑战。毫无疑问,时代发展必然会催生出新的学校形态,一个全新的教育时代正在到来。?
王素同时表示,互联网教育、AI、人工智能,会给现在学校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方法带来很大的变革,同时也会使教育的形态发生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变革。我们对学校需要有一个重新的认识,未来学校将更加以人的成长为核心,形态上更加开放,更加接近真实的生活和实际,学习方式更加强调体验性、群体性,强调个性化的学习,组织形态上更加扁平化,更加平等,更加自治。
而这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学习场景相互融通,利用信息技术打破校园的围墙,把社会中一切有利的教育资源引入学校,学校的课程内容得到极大拓展,学生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整个世界都变成学生学习的平台;二是学习方式灵活多元,把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参观考察、研学旅行等结合起来,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融为一体;三是学校组织富有弹性,未来的学校管理将采用弹性学制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年级和班级的管理体系,利用大数据提供精准的教育管理服务,同时鼓励学生自主管理,增加家长和社区在学校决策中的参与度,根据学生的能力而非年龄来组织学习,让学生站在教育的正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