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市场(指在证券发行后各种证券在不同的投资者之间买卖流通所形成的市场,又称流通市场或次级市场)出现了史无前例的IPO潮,大量TMT企业在美国和香港成功上市。2018年又是冰的,一级市场(也称发行市场或初级市场,是资本需求者将证券首次出售给公众时形成的市场)冰的程度超乎大家想象。
调查结果发现:以最新价格计算,这些企业上市到今天,80%IPO的基石投资人在亏钱;再往前看Pre-IPO轮,50%的投资人在亏损;甚至还有25%的公司市值低于再上一轮估值,这些投资人都没赚到钱。
比如2016年Q4到2017年,泰合项目的融资成功率是90%,飞单率不到25%,融资周期是平均4.5个月。但上一个资本寒冬(2015Q2-2016Q3)里,融资成功率只有70%,飞单率超过40%,融资周期达到9.4个月。
过去一年,被飞单的项目以及少量未完成项目有什么共同特征?我们统计发现,八成以上飞单来自以下三个原因:估值预期过高,60%的飞单和项目失败都涉及这个原因;持续烧钱,盈利模式没有得到验证,40%的飞单和失败来自于此;行业政策敏感,比如文娱、金融、教育。
经济周期:2018年Q3中国GDP同比增幅降到了6.5%,2018年10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降到8.6%,这都创造了过去数年的新低。2018年10月,全国新车销量下降了13%,这虽然是一个微观数据,但一叶知秋。
产业周期:2018年9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相比过去一年只增长了不到5%,而前两年的数据分别是10%和15%,同时,活跃用户数达到了11.2亿,已经趋近饱和。人口流量红利没有了,而新的产业机会还没有大规模出现。
资本周期:如果大家看美国股市,过去10年美股都是大牛市,纳斯达克指数10年涨了4.3倍。但纳斯达克指数在2018年8月29号达到历史新高后显出调整的迹象,到目前为止已经下调了15%左右,多数二级市场投资机构都认为市场下行压力很大。
大数据跟医疗的结合,可以显著提升新药研发的成功率,帮助医院更好地运营;大数据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可以极大降低货车的空载率,降低油耗;大数据在零售领域的应用,新品推出的时效和成功率都更强,让生产更加柔性。
我们看好提供足够重价值的公司,像拼多多、瓜子、云集、做跨境电商的SHEIN等,无不是在产业链端和供给端做得越来越重。他们创造的价值绝不仅仅在流量端,更重要的是对整个产业链的深层改造与效率和品质的提升,他们构筑了更高的竞争壁垒。
“备军粮”——储备足够的发展资本。第一,高度重视自己的现金流。特别是To B的企业,我们观察到,今年不少出现应收账款变成坏账的情形。没有公司是因为缺利润死的,但很多公司会被现金流拖死。第二,对于那些必须要融资的公司来说,一定不要在乎估值。第三,对于不缺钱的公司,强烈建议你们融资。因为在下行的市场里,融资一定是有马太效应的。事实上,在上一个周期里,美团、滴滴等都是逆势融到非常多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