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互联网+新模式一位十年驾校校长的硬核转型

2019-05-16 04:06

  说话的是四川省资中县宜和驾校的校长黄英,她特地送来了一面锦旗,言语间是无法掩饰的激动和感谢。而这一切都来源于四月份量子保帮她做的一场招生启动会,正是这场启动会,把她在危机边缘的驾校救了回来。

  2019年,是宜和驾校成立的第十个年头,身为校长的黄英却一筹莫展。近两年,驾校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生源却逐渐减少,互联网平台的冲击和新型打法更是让她措手不及。随着招生率连年下滑,驾校里的教练车已经有一半处于闲置状态,经营状况不容乐观。而做了十几年驾校生意的黄英,也头一次陷入了深深的迷茫:面对前有狼后有虎的困境,到底该怎么突围?尝试互联网的思路打法,能否解救驾校于水火,创造一番新的天地?

  在一次行业峰会上,黄英偶然接触到了量子保,这是一家互联网保险科技公司,他们对驾培机构的团队管理、技术赋能、线上运营等独特观点及互联网思维令黄英耳目一新。为了创新突破,她抛出了合作的橄榄枝,成为全员投保的“星驾校”。

  在与宜和合作之前,量子保通过创新灵活的保险保障,以及对驾校的创新营收和运营模式、招生、员工管理培养等方面拥有成熟的经验案例,目前已是驾培行业保障服务的No.1。在和黄英进行充分了解后,量子保因地制宜给宜和驾校制定了一套全方位改进方案。

  首先,基于驾校的高成本运营,以及学车过程中频发的事故风险问题,双方共同推出包过班型。班型中特有的驾考保障涵盖从学员补考、重学、人身意外等多重保障,提高了学员的通过率及对驾校的信任度,搭建了有效的沟通桥梁。而覆盖教练、驾校的意外风险保障也能够有效帮助驾校抵御风险,保障平稳运营。

  与此同时,为了降本提效,量子保为宜和驾校开通了线上SaaS平台,使得驾校可进行一键投保、一键理赔等更为灵活的线上保单管理,时刻掌握投保理赔数据并作出相应运营调整,提前预知风险,及时止损,极大提升了运营效率,优化成本。

  解决风险难题后,关于招生的场场硬战随之打响。四月,量子保深入宜和驾校,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招生启动会。经过调查量子保发现宜和缺乏有效的团队管理,驾校的学员分配制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教练“拿回扣”现象严重,对驾校声誉产生了较严重的负面影响。量子保依靠对数千所驾校丰富的团队管理经验,为宜和引入“自招自培”管理机制,引导教练成为新型代理人,自己招生自己训练,不仅提高了教练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学员的投诉率也大大降低,有效避免了行业乱象,全面提升了驾校的品牌影响力。

  在完成互联网技术搭建和团队管理梳理之后,接下来要思考的是如何在“僧多粥少”的激烈竞争中,有效吸引生源。凭借先天的互联网思维,量子保创新为宜和开发了招生小程序,让学员可以不受限制随时随地报名;而针对驾校学员的群运营不仅提高了用户粘性,也激发了学员的积极性,让每个人都自发地成为驾校的宣传者。

  “量子保的运营效果的确很显著,低迷时期,我们每月只能招来80个生源,自从使用了量子保的招生小程序后,不到20天的时间就招来了208个人,招生率整整翻了两倍多!”黄英感慨地说道。

  看到招生战役不断传来捷报,黄英不禁喜上眉梢,让她喜的是不仅是飙升的招生率,更是量子保的全方位赋能:作为星驾校的一员,宜和驾校还享受到了“分期学车”的优惠政策:即学员可先学后付,报名费用零元分期,缓解学员经济压力的同时也增强了驾校综合竞争力,成为吸引生源的又一力器。此外,量子保还帮助驾校挖掘行业的上下游生态价值:如与后端金融机构合作,开发驾校端的贷款、场地租赁、教练车采买等多种金融服务,帮助驾校占领蓝海市场,拓展更多新业务场景。

  “之前我们一直在寻求转型,可始终没找到方法。量子保为我们带来了很多创新思维,也让我们接触到了专业系统的管理方式和经营手段,得益于量子保的大数据技术,我们能够进行精准的用户画像,进一步增强对市场的了解,有利于驾校更好转型互联网。未来,我们会继续和量子保进行深度合作,持续探索更加良性的驾培模式,促进驾培行业健康发展。

  “年底是外地务工人员返程的高峰期,也是驾校招生的黄金时段。到时候,我们希望量子保能再给我们做一场启动会。”黄英真诚地期待着。

  截至目前,量子保已与全国7000家驾校达成合作,其产品服务占据整个行业近80%。而依靠保险保障、技术赋能、团队管理、金融服务等优势,量子保以技术和服务的力量,为千万传统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提供着技术抓手和创新思维。未来,量子保将继续以“让保险更简单”为使命,为全场景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保障服务及全方位赋能,助力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升级。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人民网财经新华网财经中新网财经国际在线财经中国经济网中国青年网财经央广网财经中国新闻网财经中国日报网财经中证网环球网财经凤凰网财经东方财富网网易财经京报网财经中国财经中工网财经大江网经济中国江西网财经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