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洲法律:“互联网+法律”市场规模有多大?行业未来发展怎样?

2019-06-05 18:16

  在互联网的大潮下,早在2000年“互联网+法律”机构便逐步成立。当时尚未有“互联网+”的概念,但其运营的法律检索网站、律师库网站等已有了当前检索类和电商类互联网法律机构的雏形。其最原始的形态是客户在平台上提问,律师回复“请到所内详谈”。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互联网法律机构开始呈现爆炸性增长。

  从2007年至2011年,共有7家法律服务平台成立。从2012年起,增长速度明显提升,一年就有7家成立。而在 2014年及2015年,每年成立的数量猛增,分别达到22、24家。截至6月份, 2016年新成立机构为7家,相比于2015年增速有所放缓。至2017年,法律服务平台数量达到169家。预计2017年法律服务平台交易规模达到12亿元,同比增长50%。

  从横向来看,互联网+法律行业的竞争者主要有其他不同行业的竞争者。从纵向来看,互联网+法律行业的竞争者来自于上下游行业。如上游律师人才的供给端,和分布各地的律师事务所,律师具有口碑宣传的效应,律师掌握着一手的人脉资源和社会名誉,对法律服务平台公司也构成一定的竞争。

  由于法律服务行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互联网+法律这一领域一直做得不温不火。众多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一般就是作为一个律师展示平台或者问答平台,律师付费或者免费的进行平台上的案源获取,最后都沦为了客户在平台上提问,律师回复“请到所内详谈”的模式。这样的服务完全就没有意义,这就是“互联网+法律”最原始的形态。

  在律洲法律网,专业法务助理即时处理海量咨询,两轮人工筛选优质有效案源后给律师,并进一步促成律师与当事人签订委托合同。平台免费入驻,不把律师信息当作商品售卖,平台与律师形成利益共同体,携手共进。

  中国现有37万的律师,律师人口比为5000:1,远远低于美国的300:1。

  未来十年的改革开放将以完善法治为主题,以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治企为主线,需要大量的法律人才和法律服务。同时未来十年,中国公民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维权意识越来越强,要求受到人格尊重的意识也越来越强。预计到2023年,我国法律服务平台交易规模将达到57.9亿元,同比2017年增长近4倍。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