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家装唱衰论可以休矣土巴兔成为产业蓝海弄潮儿

2019-06-11 02:21

  互联网家装平台的出现,让“泥土里的生意”——家装行业,借助互联网走到大众眼前,消费者与家装公司之间的信息透明化,揭开低频次家装消费的各种“潜规则”,为消费者避免了很多“坑”。

  瞄准消费痛点,改变行业乱象,仅仅是互联网家装平台的使命之一。其实,消费者只有“装修好一个家”的基本需求,而为千万消费者提供价美质优的家装成品,则需要来自家居产业每个环节的重新梳理和改变。作为大家居行业与消费者之间“纽带”的互联网家装平台,把建材、家具品类销售以及相关的设计、物流、分销有效地联系起来。重新梳理家居产业链条上每个角色的关系,重构整个产业,也是互联网家装平台未来的发展使命。

  梳理互联网家装平台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互联网家装并非简单地可理解为互联网+家装,以“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信息共享”为核心理念,互联网家装平台改变着家装公司与消费者的联系方式,也改变行业生产者之间的连接方式。

  产业变革即将开始,在这个过程中,将出现诸多机会和机遇。而互联网家装行业的领军者,无疑将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互联网给家装乃至家居行业带来的变化是什么?这个问题显然不能一言蔽之。但可以肯定的是,互联网家装≠互联网+家装,互联网技术给行业带来的深入变化已经悄悄开始,未来将会推动整个产业的革新。

  互联网家装是一场效率革命。这显然是个大概念,但是从多个侧面就可以论证。例如家装公司的营销费用。在传统家装行业,营销费用占用了公司运营费用的“大头”,而媒体的多元化、受众日益分散,传统装企不得不面对营销费用高涨、效果日渐式微的现状。而互联网家装平台是一个天然的信息汇聚点,无疑化解了装企的费用。

  再如物流。传统的装修过程中,很多环节消费者不得不到现场,很多的工作就是“收货验货”。不同商家拥有自己的物流方式,甚至一家家装公司代理的每个主材商也是如此,无疑是行业资源的极大浪费。如果采用互联网整合,将所有装修公司的的物流需求在平台运营,可以预想,效率将大大提高,消费体验也会出现飞跃提升。

  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装修好的家”。互联网家装平台对行业的贡献,还在于推动了“新家装”模式的兴起。家居产业多个角色聚集到平台上,给他们的有机融合创造了可能,从消费端来看,最终将消除传统家装中的各种坑害消费者的陷阱。这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也是未来互联网家装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而言之,互联网家装平台打破了传统家装要素的组织结构——家居企业按品类生产,然后到商场集中,家装消费者再到商场逐一品类地购买,再联系家装公司落地施工。这些环节复杂多变,很多消费者的权益都无法得到保障,消费陷阱由此而生。

  显然,互联网家装平台已经成为了行业的重塑者。可以预见,以互联网家装平台为后盾,未来家装行业的发展将围绕行业各角色职能的有效重组来展开。这将给行业带来新的思考,为泛家居行业中的每个企业明确发展战略方向。

  梳理互联网家装平台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从一出生,它就改变了多年的家装消费方式,带着打破传统的无畏和活力,给行业和消费者带来诸多惊喜。

  “互联网+ ”的本质是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对于家装行业亦是如此。互联网家装平台的出现就是带着这样的使命。无论成立前身的业务有何不同,早期的互联网家装平台业务不外乎是“整合”和“引流”,通过网络将分散的商家资源或者消费者需求整合到一起促成交易,以规模优势降低成本,在消费端达到信息透明等优势。

  在具体业务方面,当时的互联网家装平台包括三种,一是整合装修产业链上的供应商,包括装修公司、室内设计公司、工长、设计师等服务商资源,为这些公司或个人引流;二是整合装修材料商,通过家具建材团购活动等服务,给这些公司引流;三是整合消费端,通过内容、社区等资源吸引业主访问,为业主提供从装修设计、材料、贷款分期,到施工的一站式服务。

  当时,以这些服务内容为主的互联网平台在全国各地开花,也让整个互联网家装市场来到了一个繁荣期,铺天盖地的广告,让当时的大部分消费者在装修之前都会先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筛选。客观来说,作为信息平台,这些企业为当时的家装消费打开了一个新的大门:消费者不用一家家地跑或者通过“熟人介绍”选择家装公司,更不用被“漫天”的电话所骚扰。而用户通过线上,就可以进行初步地了解和筛选,为决策节省了大量精力。

  不过,如果仅仅是做一个中介信息平台,那么互联网家装行业的真正价值还没发挥出来,并没有多大的前景,整个行业的发展也终究会被堵塞。从2017年开始,互联网家装平台进入洗牌期。大量平台的销声匿迹,互联网家装平台数量的减少。这其实就是一个良币驱逐劣币的过程。消费者在获取免费信息后,在设计、支付、工程交付、售后多个环节存在痛点,传统的家装行业,营销成本较高、管理方式初级等效率低下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这就要求互联网家装平台除了需要做好中介的角色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进化提升,开拓新的路径,通过新技术、新模式,重塑行业的发展。

  当大多数平台还在坐享线上引流带来的红利时,土巴兔已经率先开始精准的战略布局。坐拥“流量第一”的位置,土巴兔却并没有就此停下脚步,而是始终坚守以“用户价值”为首位的战略,使用数字化技术给装企、消费者带来更多价值。为了让平台生态蓬勃发展,土巴兔着手家装上游链条的改造,在平台内部,通过技术、营销、金融、供应链等一系列赋能工具,先后推出“先装修后付款”、“家装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第三方质检”等产品,针对入驻装企推出各种赋能工具,同时介入上游建材供应链,逐渐打通了家装上下游的整个链条。

  在这些举措中,除了给予消费者消费保障和安全,更多的是站在消费者角度,在支付环节赋予他们更多保障和支持,以及对装企的“改造”和升级。

  例如“网店”模式,搭配口碑评价体系,让装修企业重视在平台上的展示效果,把用户招揽过去,进一步打通了B端和C端的连接,增加两者的高效互动。

  再比如,引入上游建材供应链后,不仅在后台给装企提供支持,还通过在装企页面点亮“正品材料”等标签的方式,展示装企优势,鼓励入驻企业形成竞争关系。

  在装企运营方面,土巴兔并没有给装企太多限制,而是通过工具赋能提升效率,通过规则激励商家良性发展去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例如3D云设计软件图满意、CRM管理系统、施工管理工具等,使得整个家装运营体系的业务流程都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而得到固化,家装的标准化运营得到进一步巩固。这对于习惯于各自为战的家装行业而言是革命性地创新,也是互联网信息革新行业的力证。

  多种赋能举措不仅维持了平台高效运转,还吸引家居产业各角色积极加入,为平台的蓬勃发展提供后劲。亿邦动力《2018年中国家居健康消费白皮书》中显示,中国家装市场规模庞大,互联网家装发展强势,在互联网家装市场份额中,土巴兔用户规模第一,而根据易观智库的数据,土巴兔市场占有率第一位。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土巴兔平台上有约110万名设计师、9万多家装修公司,覆盖国内300多个城市,其中有66个落地城市,累计服务逾2900万用户。5800多家辅材、主材供应商。这一系列数字的背后正是对土巴兔现有模式的肯定与看好。

  每个产业变革的开始,每个角色都在摸索什么是正确的路径,事实证明,土巴兔就是那个在乱战突围下的头部主力军。互联网家装行业前景无限,千亿级玩家正在孕育中。未来谁主沉浮,充满期待和想象。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