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讯 据泉州晚报报道,在网络的世界里他们高大帅气、事业有成,还对你嘘寒问暖,俨然一个“极品暖男”;可现实中屏幕后面的他们是等着“杀猪”的“抠脚大汉”。他们把寂寞的女孩叫做“猪”,把跟她们“谈恋爱”叫做“养猪”,把骗走她们的钱财叫做“杀猪”。
近日,“云剑”行动打响,泉港公安分局立即动员部署,在江西瑞金成功对一个婚恋交友诈骗团伙进行收网,抓获诈骗犯罪嫌疑人刘某、周某、周某沅、刘某宁。目前,刘某、周某、周某沅已被刑拘,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经调查,刘某等人是江西老乡,均无固定工作。经人介绍,几人先后偷渡到缅甸一诈骗窝点从事电信网络诈骗。在经过一番培训后,只有初中文化的刘某等人摇身一变,成了高大帅气、事业有成的“高富帅”。刘某等人先将自己包装为成功人士,在朋友圈发布环游世界、出入高档消费场所的照片,或者分享一些成功的秘诀、心灵鸡汤等。随后刘某等人通过婚恋交友网站寻找“猎物”,变身暖男对受害者嘘寒问暖,以此赢得受害者信任,甚至与受害者谈婚论嫁。
在取得受害者信任后,刘某等人顺势炫耀他们在某投资平台赚了很多钱,并引诱受害者参与投资。起初刘某等人让受害者小试牛刀,并按时返还了本金和盈利。之后刘某等人鼓励受害者及时抓住机会,投入重金。这个时候,已经被爱情冲昏头脑,又尝到一点甜头的多数受害者选择了相信,从1万元到10万元不断投资。这些投资最终都成了诈骗犯罪嫌疑人微信工作群中“恭喜×××组充值×万元”的祝贺消息。
诈骗流程本身并不复杂:从伪造身份开始,到物色受害者与之谈恋爱,再不经意间透露自己有一个好项目或者自己面临一些危险任务或者工作需求等等,引诱对方把钱汇入博彩网站,榨干受害人的钱财。他们把感情空虚的女孩叫做“猪”,这个欺诈过程被不法分子叫做“杀猪”,整套骗术叫做“杀猪盘”。
骗子们会在各大交友平台上传虚假的身份信息,给自己贴上“高富帅”“经济适用男”“暖男”标签。
骗子们在交友平台上寻找“猎物”,一般为30-45岁,恋爱意愿强烈且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女性。
骗子们披着善解人意、温柔体贴的伪装,对受害人嘘寒问暖,在相处过程中取得受害人的信任。
已成为受害者“亲密爱人”的骗子会透露自己从事赌博网站维护,有赚大钱、赚快钱的好方法,诱惑之大让人难以抵抗。
不久后,待受害人想要“赚钱”的意愿强烈,骗子便会给出事先准备好的虚假赌博网站,一步一步地教受害人如何下注玩游戏。
刚开始玩游戏时,提供一些甜头以取得受害人信任。在受害人开始加大下注金额并达到一定数额后,该赌博网站便会出现系统维护等提示,等受害人醒悟过来后,骗子早已消失无踪,寻找下一个目标。
哪有那么多“高富帅”和“稳赚不赔”,小心都是“爱情骗局”。民警3个锦囊,教你防范此类“升级版”的征婚交友骗局。
首先,交友时及时、认真核实对方身份。大多数受害者被诈骗分子的花言巧语与表面行为所迷惑,未认真核实其真实身份,从而上当受骗。
其次,在涉及钱财问题时,不要轻信征婚对象的“借口”。分析近期众多此类案例,犯罪嫌疑人大多是以“高回报”“稳赚不赔”等借口诱导受害者“投资”“充值”,征婚者一定要认真核实情况,并与身边亲朋好友多沟通、多询问,防止落入“圈套”。
犯罪嫌疑人林某系晋安区某连锁健身中心的教练,2018年5月,林某向健身会员小珍(化名)推销健身课卡,声称价值5万元的课卡套餐包,现内部优惠仅需2万元,并转售他人,差价归小珍所有。小珍觉得有利可图,便支付2万元购买套餐。一个月后,小珍向林某询问转售情况,林某声称已将转售款投资另一款内部课卡,收益更为丰厚,每投资一套优惠卡每月会产生2000元获利,邀请小珍继续追加投资。接连的“套路”欺骗,导致小珍前后7次向健身中心支付钱款,投资课包合计180000余元。经查,林某收受小珍钱款后只为其线余元课包,其余均被其用于个人挥霍。。2018年7月小珍向林某索要钱款,林某虚构健身馆员工统计会员投资的图片让小珍误以为其钱款被真实投资,并编造钱款周转需要时间等托词向小珍借款,前后又6次借款合计190000余元。案发后,林某归还欠款79000元。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侦查中。[详细]
今年2月份以来,家住永春县石鼓镇社山村的戴某,先后主动邀请亲友陈某、颜某等人“合伙做生意”,并称可以拿到低价奶粉货源,需要亲友的资金支持。随后,戴某出示了所谓的与进出口公司的贸易协议、相关订单及与客户交易的手机截图等,骗取了陈某、颜某等人的信任。由于之前戴某也曾找自己借过钱,并且兑现了约定好的利息,加上彼此又是亲友关系,因此陈某、颜某等人便把钱借给了戴某。[详细]
短信内容中有网址链接,不要随意点开,防止上当受骗,这是常识。最近不少“银行”发来“锦鲤”短信,告知可以办信用卡或者提高信用卡额度,不少市民看到可以提额,忘了提防被骗,最后落入骗子的圈套。[详细]
有过多次成功购买体验的海外代购,突然告诉你可以投资固定分红、充值送东西,提前支付打折扣,你是不是心动了?而一旦支付后你可能就联系不到对方了。“代购人员”会以银行卡被限制、采购物品被海关扣押等理由,让你转账借钱,而转账后你可能就会被拉黑。近日,泉州台商区公安分局破获了系列网络代购诈骗案,涉案200多万元。[详细]
孔某与同伙合谋,通过假冒银行经理及伪造银行承兑汇票转让协议等手段,诈骗了福清一家民营企业3200万元。日前,福清市人民检察院以涉嫌合同诈骗罪批准逮捕孔某。[详细]
近日,福建出台《福建省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实施办法》。[详细]
帮人取钱,而且每百元能抽取10元回扣,这么好的事,竟然让易某华遇到了。不过,好景不长,她却被警察盯上了。易某华今年47岁,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人。今年2月份,无业的易某华想在角美寻找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易某华看到墙壁上贴着一则招聘广告,招聘清洁工,月薪6000元。这对急于找工作的易某华来说,是一个好机会。于是她就按照招聘广告上的电话,拨打了过去。[详细]
生意失败欠下外债,南安人苏某纬竟想出歪主意,以销售“打折”加油卡、购物卡的形式,诈骗了10多名受害者300多万元。[详细]
近年来,伴随各类网络游戏的火爆,违法犯罪分子悄悄将魔爪伸向该领域,利用买卖网络游戏账号、游戏币等方式实施诈骗。5月28日,家住漳浦县杜浔镇的赵某就在出售游戏账号时,被骗走两万余元。[详细]
接到退款电话,王小姐登录了骗子发来的“钓鱼网站”,还把验证码给了对方,被骗了20万元;天真的宝妈苏女士,不仅将验证码告诉骗子,还被诱导到借款网站借款,共被骗走26万多元。昨日,泉州市反诈骗中心发出预警称,近段时间冒充快递理赔、卖家退款的案件频发,受害人往往随意将自己最重要的信息告诉骗子,导致被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