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电商培训课程+淘宝系软件工具资源2018-12-21向TA提问展开全部新电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五大方面:
过去的电商主角是互联网出身的平台公司,我们更多是利用好平台,但是今天我们看新电商,将来主体是有创新能力,善用借助资本力量的实体企业。
不再是核心化的电商,而是多极的电商,打个比方:将来我们也可以有自己的跟粉丝互动的节日,不再只是社会关注双十一,我们深度的粉丝互动,也可以创造我们自己的节日。
过去讲电商总是讲流量分配,很多资源投入在流量购买上,将来的新电商玩法,它是粉丝汇聚的电商,如何汇聚粉丝,如何分析粉丝的需求,驱动极致产品打造,同时争取更好的留存和口碑的传播,这是新的玩法。
不再是店铺成交的电商,而是多场景成交的电商,以前无论是沟通环节、支付环节、成交环节都要在店铺上,现在娱乐的时候可以成交,互动直播的时候也可以成交。
不再只是销售,不再只是渠道的电商,而是由用户驱动供应链的电商,当然这一天的到来需要大数据,需要人工智能。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
随着国内居民消费能力的持续提升与网上购物习惯的逐步养成,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保持持续增长。尤其是国内各主流电商平台年中大促对于2018上半年交易规模增长的贡献作用显著。线上线下融合、社交电商、以及泛零售品类延伸扩充将成为未来国内网络零售乃至整个零售市场的重要增长点。电商巨头们对于新零售的布局,实体店的崛起,更加会加剧网络零售市场规模的扩展。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电子商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网络零售市场规模达71751亿元,同比增长39.17%。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9.6%,较2016年的14.9%,增幅提高了4.7%。2018年上半年国内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40810亿元,同比增长30.1%。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018亿元,同比增长9.4%。
也就是说,2018年上半年国内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已占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2.7%。预计2018年我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有望达93863亿元,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
2018年上半年我国B2C网络零售市场(包括开放平台式与自营销售式,不含品牌电商),天猫依然稳居首位,在市场份额占比过半,高达55%,同比增长5%;紧随其后的是京东,占据25.2%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提高0.8%;而拼多多堪称“电商黑马”,已拿下5.7%的市场份额,名列第三;排名第四至八位的电商平台则分别为:苏宁易购、唯品会(4.3%)、国美、亚马逊中国(0.6%)、当当(0.5%)。
从市场份额来看,天猫市场份额牢牢位居第一,而京东占比也持续有所增长。从增速来看,京东、苏宁易购、唯品会的增速高于B2C网络零售市场行业平均增速。排名退居第六的国美(GOME)线%,不足京东的“零头”。而亚马逊中国与当当增减幅度不大,预计随着“马太效应”加剧,头部电商平台之间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
随着互联网以及网购的普及,网购用户的增长趋势逐渐放缓。在现今消费升级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者对商品品质以及商品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看重购物体验,开始有消费者愿意在线下进行购物。随着众多电商品牌开始实行线上线下同价机制,消费者在线下购买就能享受线上购买商品的优惠。
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5.33亿,较2016年增长14.3%,占网民总体的69.1%。2018上半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为5.69亿人,较2017年上半年中国网购用户的5.16亿人,同比依然有10.2%的增长。
2018年上半年,国内B2C网络零售市场格局相对稳定,天猫和京东继续领衔市场发展,并占据市场领先地位。而拼多多作为电商界的一匹“黑马”发展迅猛,凭借独特的商业模式异军突起,让行业看到了零售电商在被社交电商加持后依然具有非常强劲的发展潜力和“变数”。
2018年上半年,国内网络零售市场社交电商普遍在“第三极”重点发力。“大部分在PC端网购的用户购物行为已转移到手机、平板等移动应用端上,拼购、分销等为典型的社交电商模式,成了电商平台快速吸引客流的新方式,成为与零售电商行业与平台电商、自营电商并驾齐驱的‘第三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