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移動互聯網藍皮書:中國移動輿論場傳播呈現三大特點

2019-07-01 13:54

  人民網北京7月1日電 人民網研究院組織編寫的移動互聯網藍皮書《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報告(2019)》6月24日在京正式發布。其中,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單學剛、盧永春、於曉燕撰寫的《多元傳播格局下移動輿論場的發展與演變》報告認為,2018年,我國移動輿論場傳播呈現三大特點。

  跨媒介傳播環境下輿情演變愈發碎片化,輿論撕裂現象增多。移動短視頻和網絡社群為代表的新興傳播方式在移動輿論演變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移動媒介的多元化與個性化,也導致輿情演變越發碎片化,參與其中的個體,在分散化、圈層化傳播的有限視野中,受到的情緒感染相對強烈,隨眾性也更強。一旦媒介過分強調信息的快捷性而忽視准確性,極易加劇公共輿論的“盲從”。在“北京豐台商場搶孩子事件”“重慶萬州公交墜江事故”等多起熱點輿情中,均出現較大范圍的信息失真。梳理這些案例發現,無論是對當事人“拐賣孩子”的嫌疑認定,還是對“女司機”的主觀譴責,部分傳統媒體也屢屢冒進,推波助瀾,不加鑒別地使用未經証實的社交媒體消息或過度採用單方面信源,在報道中缺失客觀中立原則。再加上信息被轉載過程中還常常會衍生出歪曲原文的二次傳播,最終引發網民基於各自立場“站隊”,展開激烈的口水戰,導致輿論分化現象嚴重。

  現代規則意識已成社交媒體輿論爭議中的制高點。在全面建設法治社會的背景下,主流網民群體崇尚法律權責和公共秩序,對社會法治和規則意識認同度逐步提高。新一代青年人的權利意識和規則意識、公共意識強勁,並積極參與輿論場中的表達。例如,2018年8月以來,國內相繼曝出的系列火車“霸座”事件,引起強烈反響,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年網民對侵犯他人合法權利的行為一致譴責,呼吁依法塑造遵守規則的社會氛圍。9月江蘇“昆山反殺案”發生后,青年網民積極留言,“是否正當防衛”的爭論熱度空前,可以看出社會各界對司法公正的期望。網民集中曝光“乘客搶奪公交車司機方向盤”的案例,也反映出網民對當前破壞社會文明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的零容忍。在移動社交媒體的時代,因不守規則而被曝光和譴責的“代價”顯著提高,以法律和公序良俗為基礎的規則文明在移動輿論場的弘揚,無疑有助於現代社會的有序運轉。

  境內外信息流動與偏差加劇輿論的盤根錯節。在涉外輿情事件中,來自世界各地多種聲音交互匯合,通常會呈現出豐富、復雜的信息內容,衍生出不同層次的公共情緒或價值取向,並由此可能產生激烈的觀點碰撞。2018年上半年,受“Me Too”運動的影響,國內性侵、性騷擾女性事件在社交媒體密集曝光,輿論風波蔓延到教育、公益、媒體等多個群體,引發了熱烈討論,輿論呼吁強化相關的道德與法律約束體系。伴隨著中美之間貿易摩擦和爭端的加劇,中興、華為等企業涉外輿情頻繁出現,中美網民之間的輿論博弈顯著增多。在三名中國游客遭瑞典警方粗暴對待事件中,經過當事人陳述、媒體採訪、視頻公布、警方回應、自媒體解讀等層層環節,輿論多次反轉,不少在境外居住的華人網民也現身說法,參與討論,成為影響較大的跨國輿情事件。值得注意的是,在涉外輿情事件中,國內一些自媒體和網民充當了信息編譯中介的角色,跟蹤境外信息動向編譯成中文或截圖,提供給網民和社群討論,加大了信息管理的難度。(高春梅)

  “2018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論壇”舉行“2018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論壇”11月10日在廈門大學舉行。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盧新寧,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秘書長梁建勇,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張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岩等與會並致辭。【詳細】

  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於11月7日至9日在烏鎮召開。本屆大會以“創造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詳細】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