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到底谁赚到了钱?互联网公司开始“微商”化或成为趋势

2019-07-10 19:07

  前两天,我在蛋解创业的某个群里和一个特别漂亮的微商小姐姐搭讪,闲聊起她做微商是不是很赚钱?出人意料的是,她竟然坚决否认自己是微商,而是做“CDM消费者直购系统”的,情绪甚至有些激动和愤怒。

  被鄙夷的一脸懵B的我,决定利用自己有限的资源对“当下中国唯一穷人逆袭的行业——微商”进行一次详细的拆解。

  2013年底,微信活跃用户数超过3.5亿,转过年的2014年,微商兴起并且迅速膨胀,在之后两到三年里,朋友圈一直充斥着各种三无产品,其中以女性用品护肤品为主。

  2013年初,俏十岁研发的面膜销路不畅,创始人武斌用尽各种方法和渠道,消费者都对新品牌不买账,库存压力越来越大,眼看项目要黄。武斌心灰意冷,将面膜送给朋友使用。有的人觉得还不错,就分享到朋友圈。没想到这一做,面膜很快就卖了出去。

  几个月后,俏十岁传遍了全中国的朋友圈,起死回生。 一年以后,没有一名正式销售员的俏十岁,全靠微商渠道,卖出了超过4亿元的面膜。最红的时候,俏十岁还冠名了央视、湖南台等多个综艺节目,一时成为造富神话。

  俏十岁是最早一批成长起来的微商品牌之一,靠着单一品类打遍天下,类似的产品还有立白的洗衣片、江中集团的蒸汽眼罩、一叶子的面膜、微赢的一度眼贴。

  她们都活跃在世界各地的旅游胜地,被红酒牛排、沙滩海风、名表LV包围,,意气风发,是典型的集金钱、智慧和颜值于一身的成功女性。

  她们起早贪黑,随身带着十几个手机,有十几个微信号,每天费尽心思去做的并不是推广产品,而是发展下线让她们囤货。她们在朋友圈虚构暴富经历,每天晒流水单、晒出国旅游、喜提豪车、享受奢侈生活,吸引新人加入。然后各种洗脑的方式告诉新人,做微商就得囤货,货囤得越多,越有动力卖,才能赚到钱。 她们需要不断的告诉别人,做这门生意是多么的轻松,多么的容易,多么的有价值,重点是多么赚钱。

  曾有新闻报道,贾女士是一名卖面膜的微商新人,一位顾客加微信向她购买,两人进行了多次交易,都是一两盒的买。双方逐渐建立起信任后,顾客提出要买30盒面膜,但必须看下贾女士有没有存货才肯付款,贾女士不想放弃大单,向上家进了30盒的货。后来赵某又要求要加70盒,贾女士仍然进了货。囤下100盒面膜后,顾客却联系不上了。5万多的货不能退,全砸自己手里。于是贾女士去报警,这才了解到自己中了微商骗术。

  所以,她们贩卖的从来不是面膜这样的产品,她们贩卖的是一个梦想,一个关于逆袭暴富的梦想。

  当时的微商靠发展下线赚钱,和传销无二,产品倒是变得无关紧要。在这样的运行规则和赚钱模式上,99%的代理不赚钱,能赚钱的是那些拥有10万级下线的微商,这类人屈指可数。

  2015年4月,央视曝光微商面膜含有大量荧光剂和激素,有的超标6000倍,变成毒面膜。此事之后,微商的形象彻底黑化。俏十岁面膜一夜之间痛失80%的销售额,一度不得不退出微商,转做实体店。

  2013年—2015年,韩束、俏十岁等品牌用2年做到翻盘到翻车,它们验证了以单品类打天下的微商起的快,走的也快,生命周期只有2年的事实,而以信任为基本价值观的微商,一旦崩盘,再无启盘的可能性。

  工业化微商流水生产线年,以云集、达令家、环球捕手为代表的工业化微商流水生产线迅速崛起。

  新人加入不需要“平台服务费”,变成了购买“注册大礼包”,团队层级改为店主—主管—经理。店主发展新人仍然没有佣金,但可以获得40云币,被邀请人获得20云币,1云币相当于1块钱人民币,可在平台消费。主管有150元的收益,经理可获得80元,是为“培训费”。同样,主管和经理都能获得商品销售利润15%的收益,是为“服务费”。主管和经理需要和云集签劳务合同,每月15号统一发放上个月的收益。如此,发展下线返佣就成了公司给员工的报酬,规避法律风险。

  如果不是“小米有品推手平台”,大家几乎不可能把小米和微商这两个字关联在一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