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I接口入门(二):API接口的签名验签和加解密原理

2019-10-30 21:22

  上篇文章:《API接口入门(一):读懂API接口文档》已经解释了什么是API接口,API接口的基本交互是怎么样的?读完后我们可以知道,API接口应用实际上是系统间通讯的过程,A向B传输参数,B向A返回结果。那本章将讲解API接口传输的签名和加密。

  上篇文章:《API接口入门(一):读懂API接口文档》已经解释了什么是API接口,API接口的基本交互是怎么样的?读完后我们可以知道,API接口应用实际上是系统间通讯的过程,A向B传输参数,B向A返回结果。那本章将讲解API接口传输的签名和加密。

  想象一个场景: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兄弟,突然在微信里面跟你说“兄弟,借我1万应急呗”,你会怎么反应?

  实际上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通讯行为,系统间调用API和传输数据的过程无异于你和朋友间的微信沟通,所有处于开放环境的数据传输都是可以被截取,甚至被篡改的。因而数据传输存在着极大的危险,所以必须加密。

  古代人写信通过邮差传信,路途遥远,他们为了避免重要的内容被发现,决定用密文来写信,比如我想表达“八百标兵上北坡”,我写成800north,并且收件人也知道怎么阅读这份信息,即使路上的人截取偷看了,也看不懂你们在说的什么意思。同时我在文末签上我的字迹,在盒子里放上我的信物(比如一片羽毛等等),这样收件人也就知道这份信是我寄出的了。

  这被称为“对称性密码”,也就是加密的人用A方式加密,解密的人用A方式解密,有什么缺点呢?

  如果你经常传输,这就很容易被发现了密码规律,比如我很快就知道你寄信都会带上一片羽毛,那我以后也可以搞一片羽毛来冒充你了。加上,如果我要给很多人寄信,我就要跟每个人告诉我的加密方式,说不准有一个卧底就把你的加密方式出卖了。

  因为互联网传输的对接方数量和频率非常高,显然搞个对称性密码是不安全的。于是,基于对称性密码延伸出“非对称密码”的概念。

  通俗的解释:A要给B发信息,B先把一个箱子给A,A收到之后把信放进箱子,然后上锁,上锁了之后A自己也打不开,取不出来了,因为钥匙在B的手里,这样即使路上被截取了,别人也打不开箱子看里面的信息,最后B就能安全地收到A发的信了,并且信息没有泄露。

  (1)签名会被任何人获取,但因为签名内容不涉及核心内容,被获取破解是OK的。

  (3)接收者B只有验证签名者是A的信息,才会执行接下来的程序。阿猫阿狗发来的信息不予执行。

  (2)他可以也用接受者B的加密方法c向接收者B发信息,但他无法冒充发送者A的签名,所以B不会接受C的请求。

  上一小节解释的公私钥加密是标准和安全的,但因为这类非对称加密对系统运算的需求比较大,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还是尽量希望提升程序响应的时效。所以目前主流应用的另一种加密方式是公私钥的非对称加密+session key对称加密。

  (2)这类加密方式的核心是时效性,必须在短时间内更新,否则固定的规律容易被获取破解。

  (1)他获取到B发出的session key的加密文件,无法破解session key是什么。因为解密方法在A手上;

  (2)通过各种手段,C破解出session key的加解密方法,但因为时效已到,session key更新,C徒劳无功;

  以上是2种常见的加解密方式,每个开放平台会在概述中最开始介绍API调用的安全加解密方法,这是每个对接过程中必须的准备流程,如微信企业平台在概述中就已介绍利用第2种方法(企业微信命名为access_token)进行加解密传输。

  以上就是API签名验签和加解密的基本原理,接下来我会继续更新API的请求方式等问题,同时以企业微信,微信开放平台等大型开放平台的业务解释各平台支持的现有功能。

  作者:就是爱睡觉;已任职电商和金融业行业的产品岗位3年时间,目前业务以TO B业务为主,文章是用于记录自己在产品工作的思考和想法,希望有想法的小伙伴共同交流。

  英特尔对软银旗下投资公司提出反垄断诉讼;扎克伯格承认并非脸书并非天秤币的 “理想信使”早 8 点档

  直击乌镇咖荟 主题对话:数字经济改变了什么?又如何感知和突破企业发展瓶颈?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