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坚的“坚”与云计算的“算”:所谓道路靠坚持走出来

2019-11-08 19:28

  举个小例子,我们利用城市中已有的摄像头对道路上的车辆进行摄取,然后在相对拥堵的路段对红灯时长进行递减,而相对的另一条路段相应延长,具体时间由“大脑”经过各项复杂运算得出,从而大大减少了平均等待时长。而“大脑”指挥的关键,其实就在于利用云计算这种可怕的算力,对城市的各项资源进行统筹。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超能力”,而这个时代,显然云计算就是大家心中的“超能力”。

  王坚博士不仅是前面提到的城市大脑的奠基人,也是中国云计算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为什么提到王坚都会带一句博士?王坚确实是一名优秀的浙大博士,更加充满奇异色彩的是,这位IT界的传奇大佬竟然还是一名心理学博士。虽然王坚主修工业心理学,其实研究的是中国刚起步的人机交互,而在读书期间王坚对计算机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在他旁听的计算机课程里,他的水平甚至超过了讲师的水平。

  他发表的硕士论文《人机交互和多通道用户界面》,这是中国第一部讨论人机交互的论文,后来的航天工程上轨道对接的人机交互程序都受此影响。

  由于出众的实力,校方在一毕业就将他留住,并且破格任命王坚为教授,一年以后又破格晋升为博士生导师,再一年直接提拔为系主任。可以说,王坚开挂的一生已经正式拉开序幕。

  令人大跌眼镜的事情出现了,系主任这个让多少人眼红的职位,非但没有让王坚感到人生得意,反而让他开始心生烦恼。这是因为王坚渴望的在于技术,在于科研,而不是分心于系主任的各类琐事,因此王坚选择了离开。

  1999年,时任微软副总裁李开复的邀请刚刚辞职的王坚,于是王坚北上进入微软开始担任多通道用户界面组主任研究员。在微软时代的王坚,真正醉心于自己的科研世界里。他也为微软奠定了“数字墨水”的基础,这就是微软强大绘图功能的初始模型。

  在当时,微软亚洲研究院已经是全亚洲最大的研究院,而且王坚还是副院长的位置。不仅如此,王坚还深受比尔盖茨的信任。在整个研究院里,王坚他的组是和比尔盖茨接触最多的。然而,随着博士在科研的世界里越来越透彻,他似乎抓到了一点极其微弱却又拥有无限能量的东西,没错,这个东西就是后来的云计算。

  2007年,王坚出席了“网侠大会”。在国外云计算已经逐渐起步的同时,他惊讶发现,而中国云计算领域还是一片空白,甚至于对云计算抱有一种近似于无知的抵触。这位天生热爱挑战的博士再一次为了理想选择了离开,但这一次,挑战远比想象的要困难得多。

  由于是一项前无古人的探索,究竟是该选择以基于开源技术Hadoop的云梯一,还是选择一种全新的基于底层自主产权的飞天开发的云梯二。王坚当然认为唯有自主产权才是真正王道,然而当时,有许多同事都认为云梯更加可靠。

  越是这样的风口浪尖,越能体现一个人的大将风范。沉着冷静的思考让他始终坚持完全自主研发的方向,在他人眼里,王坚就是在钻一个毫无意义的“牛角尖”,但对博士自己而言这更像一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独行。

  如果一家公司,作为项目主管的你连续6年颗粒无收,不知你是会心累还是惭愧?而这,只是对博士内心的第一重考验,强大内心的博士丝毫不畏流言蜚语。然而这对于项目组的成员却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超过八成的员工选择了辞职,这个无比坚强的男人也在年会上留下了心酸的泪水。

  漫漫黑夜,唯我独行,这是王坚最后的坚守。但幸运的是,王坚和团队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终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黑暗破晓时刻。

  在2013年,王坚团队正式上线“飞天”系统,这也意味着中国云计算时代的正式到来。

  现在来看,我们不能去批评那些曾经质疑过王坚的人,站在时代的拐角,人的选择总会收到时代和眼界的局限。

  但历史,总会给那些曾经在黑暗时刻坚守,不放弃一丝可能性的人证明——所谓道路,就是靠坚持走出来的。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