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牛角色大变身:跟团游从主要责任方变为代理方

2019-03-08 12:19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适值途牛发布2016年一季度财报,本报曾报道《途牛的关键时刻》。当时,作为OTA领域重要的玩家之一,途牛旅游网(TOUR.NASDAQ)(以下简称“途牛”)正经历命运的关键窗口期:收入持续爆增、亏损迅速扩大、股价被拦腰的途牛,面临诸多挑战。

  一年之后,途牛市场和销售费用大幅下降,毛利暴增,虽然未实现盈利,但业绩取得了飞跃式增长。5月26日,途牛公布2017年一季度业绩报告,第一季度净收入和毛利分别同比增长60.4%和170.8%(均与非美国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和毛利相比)。第一季度非美国会计准则下的净亏损为2.26亿元人民币(合3290万美元),较2016年同期减少了近一半。

  途牛看似取得了漂亮的业绩,并继续奔向一季报后高管所称的“明年能够实现盈利”的希望。得以改善亏损的背后实则是管理团队不断压缩成本,减少营销费用、售后费用等各项支出。

  更重要的是,途牛商业模型在经历一个深刻的变化:经济观察报记者发现,自2017财年开始,途牛除了执行新的收入准则外,其与供应商所签订的合同也发生了变化,在跟团游的安排中,途牛由主要责任方变为代理方。

  面对这样的调整,途牛在资本市场并没有重拾投资者的认可,近一年的股价多数时期处于下跌通道,经历了去年的腰斩之后,近一年的时间里股价持续震荡,并无明显回升。

  途牛2017年一季报较以往有明显不同。美国会计准则下的一季度业绩数据较往年同期发生重大变化。途牛2017年一季度净收入4.56亿元人民币(合6630万美元),而2016年同期的净收入则高达20.71亿元人民币。虽然净收入缩减为去年同期的22%,毛利却上涨至去年同期的275%。一季度毛利由2016年一季度的9129万元人民币,增加至2.51亿元人民币。途牛称,这一变化因其自2017年1月1日起执行了新收入准则(ASC606收入准则)。

  2014年5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了与收入确认相关的新准则,并于近期发布了一系列准则修订。途牛选择自2017年1月1日起执行新收入准则并使用完全追溯调整法。在新准则下,打包旅游产品收入的确认时间由出游归来变为出游时。

  根据ASC606收入准则,截至2016年底,途牛在跟团游中仍承担主要责任方的角色,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跟团游收入仍绝大部分按全额确认。

  值得注意的是,途牛一季报数据的巨变,并不仅是执行新收入准则的结果。财报显示“自2017财政年起,我们与供应商的合同发生变化,在跟团游的安排中,我们由主要责任方变为代理方。因此,跟团游的收入将主要按照净值确认。”

  中商国旅国际三部市场部经理张杨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由主要责任方变为代理方最大的变化在于旅游产品的售后服务,以前售后服务由OTA平台提供,现在则需供应商提供。在张杨看来,售后服务主要是人员密集型的岗位,这样的变化压缩了OTA平台的人力成本,但加重了旅行社方的成本压力。张杨提到,不止途牛,携程也在近期进行了类似的合同修改,中商国旅为此扩张了网络部,增加了20余人。据悉,途牛2016年报中显示拥有员工8277人,其中客户服务中心员工2443人,占所有员工的29.5%。

  简单来说,途牛在为消费者服务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承担的责任发生了变化。作为主要责任方的途牛,像是旅游业的京东,在途牛平台上,每一个跟团游都是一个产品单位。而作为代理方的途牛,则像是淘宝。在OTA行业,作为代理方的平台模式的代表企业是携程。携程是在普遍亏损的OTA行业内,少数的盈利公司之一。

  途牛与供应商签订合同中角色的变更,使得途牛的成本有所降低,降低了亏损幅度。华美顾问集团首席知识官、高级经济师赵焕焱认为,途牛的改变是出于对净利润的渴望,这来自自身财务状况和投资方的压力。

  赵焕焱告诉记者,代理角色有助于体现平台的功能,提供更多的服务。代理角色依靠平台支持供应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丰富产品系列。主要责任由供货商承担,途牛便可以集中精力提升线上线下的服务链接。途牛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时由主要责任方变更为代理方的变化,可能预示着是途牛在战略上的转变,是否成功有待观察。而在这个时间节点选择转型,显示途牛非常渴望出现净利润。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在今年2月初,就有网易严选员工在社交平台上称,网易严选裁员幅度达30%。当时网易对此进行了否认。..[详情]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