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是一个传承千年的世界遗产,是一个遗世而立的孔孟之乡,是完整保存中国古代“县城”的唯一原型,是见证中国金融发展史的“东方华尔街”。走进平遥古城,就像打开了一本厚厚的历史书,带您开启一段穿越千年的逍遥之旅。
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距今2800多年,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同周边的双林寺、镇国寺一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样评价:“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这座伫立了千年的古城,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古城形似神龟,6000多米长的城墙巍峨挺拔。城内以南大街为中轴线,民居、客栈、票号、镖局、钱庄、庙宇……东西对称分布,完整的呈现了汉民族崇文尚武、文化多元的建筑特点。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神龟背上的八卦寿纹。将“避风聚水”“天人合一”的汉民族文化展露无遗。政权机构平遥县署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衙署,国学圣地文庙学宫大成殿则是全国现存文庙最早的大成殿,“东方彩塑艺术宝库”双林寺是中国彩塑艺术的巅峰之作;千年瑰宝镇国寺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典范。
聪慧的平遥商人们首创了票号,鼎盛时期的平遥城拥有票号22家,占全国总数的一半。“汇通天下”的日升昌便诞生于此。它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引入了“银行”的概念,并见证了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平遥票号曾经“执中国金融之牛耳”,分号遍布全国各地,业务远至欧美、东南亚等国,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
行走在古城的老街上,各种民俗表演,让您恍惚之间穿越千年;拎一点古城的特产,非遗传承的推光漆器、平遥牛肉、木板年画、晋剧脸谱代代相传;坐在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里喝喝茶、聊聊天,品尝牛腰腰、考姥姥、亲疙瘩、猫耳朵、钱鱼儿……108种面食,定会让您垂涎三尺;在这里,还汇集了全球艺术家的三大盛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平遥国际电影展、平遥国际雕塑节;这里,闻名遐迩的平遥中国年让您重拾记忆中的年味;旷世之作—《又见平遥》让您了解平遥人的走西口,让您酣畅淋漓地享受一次咱中华儿女独特的血性和情义洗礼。
平遥,地处省会太原半小时经济圈,高铁高速纵横交错,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仅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9处;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也不断提升,有各类星级酒店客栈1200余家,持证导游1000余名,智慧旅游平台“平遥游伴儿”提供线上购票、预约讲解、一键导航、智慧停车、意见投诉等服务,让您全程无忧,畅游平遥。
如今,多少人千里迢迢地赶来,只为置身一场千年繁华的梦,领略它历经岁月的芳华。正如歌声中所唱:客从今夜来,清风送酒香,我思念的小城,正值秋凉,桃花红杏花白,城墙十里长,举杯遥相约,与你共徜徉。
长城之南,太行以西,叶状似的版图上写着中国山西。黄土地上,玉米穗儿里,热腾腾的面花中散发着晋中风味儿。平安盛世,遥望千年,小城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欢迎来到我的家乡山西平遥!
带你去明清的街道上走一走,马车留下的车辙印清晰可见,石板路上游人纷纷,带队的导游讲述着平遥城的过往,龟城之名取其长寿之意,2800多年的沧桑岁月凝炼在导游词中,但您如果有时间,这份厚重还是需要慢慢品的。
两旁店铺林立,叫卖声起伏,恍惚间就像看到了明清时期的繁荣:日昇昌票号蒸蒸日上,走镖的武士严阵以待,经商人本着信义,手艺人讲着传承,漆器作坊里的工匠们精雕细琢,几十年如一日才成就了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累了就找一家面馆歇一歇,尝一尝地地道道的山西面,上百种做法让沸水中的面带上了灵魂,朴实中又透着精致,讲究的吃法面中一定要放醋,山西人无醋不味,无醋不欢。因为这里的地域差异,再加上人们对面的钟爱,也成就了这里独特的醋文化,香酸浓郁,扑鼻飘来,滴滴醋汁都浸着平遥人的勤劳。
歇好了就去城墙上看看吧,各式房屋尽收眼底,四四方方,规整中透着一份庄严,庄严里又流露着黄土般的亲切,登高远眺,顿时让人心胸开阔;闭目聆听:炮火声,枪弹声,哭泣声;修筑声,马车声,嘈杂声;申遗声,游人声,欢笑声,声声入耳,再用耳朵去听一听这千年的变迁…
这里实在值得用长长的时间去看去听,屋檐的琉璃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深深的庭院里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文庙里的香炉上燃着长辈对下一代的期盼,县衙的朝堂上讲述着清政和廉洁的故事。这里的文化是需要静静感受的。
如果你觉得古城只带着古老的气息,那不妨移步的剧场里,去感受光与影的魅力,古文化与现代技术完美融合,精湛的演技,完美的叙事,让文化焕发出了年轻的活力;
平遥国际摄影展、雕塑节、电影节则让更多的现代文化与古城融合,也让更多的海内外游客认识了平遥,走进了平遥……走在古城的街道上,你既有时间静静慨叹光阴,也有时间心生澎湃,激动叫好!
朋友们希望你爱上这里,也希望你常怀眷恋,再来时更像回家,我在山西等你,在平遥等你,在古城的街道上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