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景洪12月16日消息(记者陈鸿燕 张江元)14日,260名国内外专家学者、旅游企业代表聚集景洪,就如何将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打造成为“生态旅游世界名城”坐而论道。据了解,这也是当地首次围绕这一目标而举办的一次国际性研讨会。
西双版纳地处云南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生态良好,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圈成员。当地民族特色鲜明,异域风情浓郁,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本次研讨会上有专家就指出:从游客数量而言,来版纳的人数确实不算少,但结构上则不尽人意。目前已接待的2400多万的游客,境外人数只占0.1%,且以南亚、东南亚国家为主。与“世界名城”尚有较大的差距。
围绕差距与不足,专家们畅所欲言,认为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这个多文化汇聚的地方,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名城,是非常具有意义的。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践行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建设思想,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国际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之路。也有专家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各类自然保护地,是加强生态保护、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载体和重要领域。
与此同时,还有多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共同分享了国际国内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的新进展、新成果、新思路。还举行了平行对话,聚焦研讨会主题和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提出了务实性的政策措施建议。
云南西双版纳州长罗红江表示,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要求,将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建设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的质量。努力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为美丽云南的示范,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名城,让美丽的西双版纳更加美丽。
“AI时代翻译技术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暨2019年世界翻译教育联盟翻译技术教育研究会年会”今天(6月15日)在西安外国语大学雁塔校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昨天上午(4月9日),作为“八大行动”中“人文交流行动”的首项任务,中国非洲研究院在北京宣布成立,在随后两日举行的中非合作与人文交流学术研讨会上,多国学者们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与中非文明互鉴与人文交流等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和见解。
“海洋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30日在厦门大学举行,海内外近200名学者齐聚一堂,总结中国海洋史研究经验,并对未来如何深化该领域研究建言献策。
14日,260名国内外专家学者、旅游企业代表聚集景洪,就如何将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打造成为“生态旅游世界名城”坐而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