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选择学校的问题是家长们都比较关心又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应该怎么给孩子选择学校,家长们常常需要考虑到很多问题,同时还要对不同的学校做好深入的了解。在孩子教育道路的选择上,多一分了解也就为孩子的未来多一分保障。有些家长说对就读国际学校的利弊还不是特别清楚,今天我们上海外教的老师就来分析一下,让孩子就读国际学校有哪些利弊。
与海外名牌大学关系密切:大中华区目前著名的国际学校均与海外著名大学的招生部联系紧密。名校招生官大多对这些学校非常熟悉,甚至每年都会例行拜访学校,了解学生,相较于只能靠DIY申请海外名校的普通高中生,国际学校在这方面的确能为学生提供非常丰富的资源。
全球化的同学人脉网络:由于相对较高的学费,国际学校的就读学生家庭背景通常也非常不错,家长多为各个领域的精英人士。故而,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入这些学校的原因也多是希望帮孩子从小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人脉网络。
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龄人交流,也有助于学生对各种文化都有所了解,看待问题也会拥有更高的包容度。
缺少中国元素:由于薪酬待遇及热土难离等因素,国际学校的外籍教师流动性非常大,更有甚者,甚至每两年就会对外籍教师做一次大换血。这种趋势的直接后果就是,教师对中国学生缺乏了解,对中国也缺乏了解。而众所周知的一点是,国际学校中外籍教师管理团队往往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对中国国情的生疏通常导致他们会直接照搬外国的标准来要求国内的学生。在择校时,尤其需要家长慎重考虑的一点就是,这样全面西化的教育模式是否适用于自己的孩子。
有这么一条新闻,一位在中国工作的外籍高管,在公司报销子女全部学费的情况下,放弃了西化教育体制的国际学校,而是选择了把孩子送入一所普通私立高中,并且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报考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或是复旦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他对此的解释是他认为中国的世纪即将到来,故而希望孩子能够掌握中文,学会如何与中国人打交道。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也许在我们的家长努力将子女送往国外接受教育的时候,外国人却开始考虑在下一代的身上加上中国元素了。
不管是选择传统学校还是国际学校,无非是为孩子选择了一段经历。这个选择与到达什么样的终点并没有必然关系。经历没有对错,每一程路途都会带来不同的风景与领悟。家长也只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路还要孩子自己走。家长能做到的只是尽力为孩子搭建更好的平台,但能不能飞,能飞多高,最终还是要看孩子自己的努力和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