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乐途旅游专栏作家 今日头条 一点资讯 搜狐旅游自媒体 途牛 驴妈妈旅游达人 新浪影像安徽摄影师
“唵,嘛呢叭咪吽。 唵,嘛呢叭咪吽......”在西藏的寺庙,街头,或者是偏僻的小道上,厚重的六字大明咒的颂读声会时常伴你左右,虔诚的藏族信徒们手持转经筒,边摇边颂读着六字真言。转经已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比吃饭穿衣睡觉更重要,是心灵的寄托。
六字大明咒是观音菩萨心咒,也被称为:六字真言。常念能够清除贪、瞋、痴、傲慢、嫉妒以及吝啬这六种烦恼,堵塞六道之门,超脱六道轮回,往生净土而证菩提。西藏是观音菩萨的道场。藏传佛教认为,持颂六字真言越多,越表对佛的虔诚,可得脱轮回之苦。因此人们除口诵外,还制作“嘛呢”经筒,把“六字大明咒”经卷装于经筒内,用手摇转,每转动一次就相当于念颂经文一次,不停转,表示反复念诵着成百倍千倍的“六字大明咒”。
转经筒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手摇式的,另一种是固定在寺庙里轮架上的。尽管小转经筒转动很快,但信奉藏传佛教的人们认为还是无法与大转经筒相比,因为大的转经筒上面刻的经咒和装的经咒比小转经筒要多得多,转一圈大的比转一圈小的转经筒积累的功德也高得多。这样一来,人们除了随时随地转动手摇转经筒外,还热衷于去转更大的转经筒。大的转经筒一般都集中在寺院周围,有专门的转经走廊。
大昭寺八角街转经道是拉萨藏族群众心中最重要的一条转经道,藏语意为“中圈”。拉萨著名的转经道有三条,除了八角街转经道外,还有“林廓”和“囊廓”。“林廓”是沿着拉萨古城而建的一条转经道,转一圈约要三个多小时。而“囊廓”是在大昭寺里面,对转经者来说不是太方便,因此八角街转经道是人们最喜欢的一条。清晨的大昭寺八角街已是人山人海,沿着顺时针方向的转经人与游客,形成了巨大的人的潮流,似乎要把大昭寺旋转起来。
身处此地,能隐隐感觉到一种力量,在推着你向前......转经的队伍中还有不少磕等身长头的修行者,他们五体投地匍匐,双手前直伸,每伏身一次,以手划地为号,起身后前行到记号处再匍匐,如此周而复始。磕长头是藏传佛教徒们一种为实现信仰、祈福避灾而进行的最为虔诚的祈祷方式。通过清心和抑制欲望,达到忘我的境界。每一次拍到这样的场景,都会不自觉的想到了电影《冈仁波齐》......
不知道这些修行者来自那里,此行又历经什么,是否也像电影《冈仁波齐》中描述的那样——波澜壮阔?但在这里,我看见的他们都平静至极。
“信仰指对某种思想或宗教及对某人某物的信奉和敬仰,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是百度中对信仰的定义。而藏民的信仰已融入到生命血液中了,他们心无杂念,口诵六字真言,在心中的圣路上永不停息地朝拜着。
藏民与藏传佛教的渊源由来已久,他们从出生取名,上学,婚姻都是由寺庙中的高僧主持的,以至于后来的生老病死也离不开寺庙,可以说他们的一生都与寺庙息息相关,寺庙就是他们的圣堂(并与已有关联),他们会把一生的积蓄都捐给寺庙......
日喀则,西藏第二大城市,是当年后藏的政教中心。这里的寺庙众多,享有盛名的扎什伦布寺、萨迦寺、白居寺、夏鲁寺等,包容着各大藏传教派,这里有:格鲁派,萨迦派(花教),宁玛派(红教),噶当派,噶举派(白教)等等,构成了百家争鸣的宗教文化。扎什伦布寺的后山为尼色日山。这是一座包容之山,既有萨迦派莲花生大师的身影,也有米拉热巴大师的塑像,既有度母,也有护法神,是藏传佛教各派的缩影,是各教派信徒的福地。
转经路依山而建,从山脚下一直延伸到山顶,石阶整洁,还有路灯,通宵达旦都有转经的人。虽然他们信奉的教派不同,但其转经路线是一样的,都是按着顺时针的方向,只是同一教派的信徒会在信奉的佛像前驻足,朝拜,或者敬献酥油。而不是这个教派的信徒是不会停留,继续转动经桶前行。
有信仰的修行人总表现的那样的善意和谦和,我们是逆向上的转经路,想便于拍摄,但路上会有不少信徒,善意的用生硬的汉语告诉我们:你们转的方向不对。
转经路一直通向宗山,这座外表酷似布达拉宫的建筑,是日喀则标志性的建筑之一,现为佛学博物馆。来这里学习的僧人不少,在这里汲取营养,感悟佛学的博大精深。或许在他们的心中:天地之间还有一个佛界。
后藏日喀则是佛的国度,信徒的家园。这些有信仰的转经人总表现的那样的自律,虔诚,谦和与包容。似乎能感觉到:他们受到了‘神灵’召唤,心甘情愿地维系这良好秩序。身处在这佛的国度,我也时常在想:若人人都有这敬畏之心,懂得什么是善恶,什么是爱恨,人与人的壁垒就会消融,会把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呈现......这不就是六字真言的真谛吗?!常念能够清除贪、瞋、痴、傲慢、嫉妒以及吝啬.......唵,嘛呢叭咪吽。 唵,嘛呢叭咪吽......
......远远的就看见一小女孩,着绿色藏袍,背一书包,梳一小辫,沿着布达拉宫脚下的转经道走来,漫不经心地时走时停。
口中喃喃有声,好像是在念六字真言,清澈的眼底流露出来的却是迷茫的眼神,歪歪倒倒地磕着长头,像一只迷途的羔羊......
就在转角神龛旁,身后老者铿锵有力的颂读声惊醒了她。“唵,嘛呢叭咪吽。 唵,嘛呢叭咪吽......”老者紧闭双目,坚定而虔诚的颂读着,自始至终没有和她有交流,但小女孩的眼中已从迷茫恢复到清纯。
这六字真言如醍醐灌顶,让她混沌初开,让她入定,双手合十,随老者一齐颂读:“唵,嘛呢叭咪吽。 唵,嘛呢叭咪吽......”这是心灵的碰撞 ,无须言语,润物无声,信仰在传承。
拥有信仰的人会十分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和追求,使得他们无论面临任何挫折和困境,都会百折不挠,不言放弃。林廊转经道是拉萨最长的一条,每天愿意花三个多小时来转一圈的,都是资深的信奉者。千佛墙是林廊转经道上很重要的拜佛处。
这里的游客不多,与大昭寺的转经者相比他们显得自然放松,遇见熟人会打个招呼,说上两句,再各自去朝拜,就如我们城市中遇见晨练的大叔大妈一样,转经已完全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常人很难理解一天用三个多小时去转经,但当信念已融入到骨髓之中后,很难理解的事就会变成常态,直至永恒。
在珠穆朗玛峰脚下绒布寺前面的山坡上,我仍能看见转经者,绒布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这群转经者或许是离天最近的坚守者,这样的坚守,是对藏文化信仰很好的诠释!唵,嘛呢叭咪吽。 唵,嘛呢叭咪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