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科技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发布了2018年“
本次评选中位列前十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合肥、杭州、深圳、苏州、青岛、天津、西安、武汉。
这是国内唯一一个完全由外籍人士参与评选的引才引智“中国城市榜”。自2010年开始共开展了9届。本届评选继续沿用了此前的办法,由外籍人士投票,并且组成了外国专家评选委员会,其成员包括诺贝尔奖得主、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等。
评选9年以来,上海连续7年位列第一。继去年合肥成为“黑马”首入榜单以来,今年合肥再度成为第三名。
据了解,评选的4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工作、生活、政策和政务环境,二级指标有18个,包括升迁发展机会、工作及创业环境、国际化氛围与多元文化、子女教育环境、在华身份相关政策、引进及评聘政策、政务人员工作质量、相关机构配置等。
3月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播出了美好生活十大城市展播之合肥篇。
合肥自豪地入选此次2018—2019年度美好生活指数最高的十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榜单,排在第三位,合肥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罗云峰代表合肥出席了领奖活动。
安徽省政府大楼、天鹅湖省广电中心以及合肥市逍遥津公园,合肥人熟悉的这些地标亮相央视,城市新面貌惊艳全国!
中央文明办公布了全国文明城市中的28个省会(首府)副省级城2018年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结果,并对2018年测评成绩排名靠前的10个城市给予通报表扬。
山东省济南市、浙江省杭州市、福建省厦门市、山东省青岛市、河北省石家庄市、四川省成都市、安徽省合肥市、江苏省南京市、广东省广州市、湖南省长沙市给予通报表扬。
全国文明城市中的28个省会(首府)、副省级城市2018年文明城市年度测评成绩及排名:
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城市社会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之一,也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之一。
全国文明城市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众生活质量较高,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城市。
在2018年全国36个重点城市GDP增速排名数据中合肥表现十分抢眼!经济总量达到7822.9亿元,GDP增长幅度8.5%!
在全部中部城市中,合肥的发展抢眼,成最大黑马。有专家分析,合肥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与产业的调整。
从政策上说,合肥致力于引进中高端产业上,成为省内其他城市学习的榜样;从产业构成方面看,合肥本身就是家电产业生产的聚集地,并且合肥还在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
2017年合肥冰箱、洗衣机、空调、彩电四大家电的产量达到7000万台(套),其中冰箱的产量更是超过了全国的30%,合肥顺应经济发展趋势,成功引进了京东方,并且成为京东方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因此吸引了配套的下游企业来开厂。
在政策支持+产业升级的前提下,合肥这些年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吸引人才流入,去年人口增加了12.2万,全国GDP排名不断跃进,潜力非常大。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科技领域竞争的重要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助于汇聚世界一流科学家,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显著提升中国基础研究水平,强化原始创新能力。
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高起点开建的同时,原创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不仅实现18个量子比特的纠缠,刷新了所有物理体系中最大纠缠态制备的世界纪录。
还自主研发出具有国际上最高角度分辨率的交叉分子束离子成像装置,首次观测到化学反应中的“几何相位”效应。
不仅如此,还成功研发缓冲拉杆保障“嫦娥四号”探测器安全着陆、发现日光照射改善学习记忆的脑内谷氨酸合成新通路及相关神经环路机制,入选中国2018年生命科学十大科技进展。
大气环境监测三台载荷搭载“高分五号”卫星实现在轨运行,使我国首次观测获取了全球二氧化氮、臭氧柱浓度分布图。
作为科教之城,合肥的高科技产业遥遥邻先其它城市,2019年合肥还要高标准的建设高科技产业!
高标准推动合肥滨湖科学城建设,加快量子创新院、中国科大高新园区建设,建设一批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和产业协同创新平台。
滨湖卓越城片区要初显“卓越”,淝河片区要加速“蝶变”,包河经开区要加速转型、跨越赶超,骆岗片区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高铁片区要充分发挥交通枢纽优势,老城区要发挥历史文化优势加快复兴。
城市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交通的建设,未来的合肥交通将全面爆发地铁、公交全面覆盖出行更加便利、堵城现象有所改善。
新合肥西站、合肥北城站、肥东站、肥西高铁站、庐江高铁站、巢湖高铁北站六大高铁站。
,总体量近210万方。遍布滨湖、包河、政务、蜀山、高新、瑶海、庐阳、经开等多个区域,不仅如此,三县中肥西、肥东及北城也有商业开业。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末,合肥市常住人口首次突破800万,达808.7万人。
来自合肥市人民政府发布的消息:合肥正式出台《关于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放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条件以及各类人才落户政策。
根据实施方案,“十三五”期间,合肥城乡区域间户籍迁移壁垒将加速破除,全市户籍人口年均落户城镇10万人以上,到2020年,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提高到5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
人才买房、租房方面都给予了很多优惠,可以说“真金白银”抢人才。具体内容如下:
放宽人才落户政策,凡自愿来肥工作的普通高校(高等职业院校)应届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研究生以上学历、年龄在40周岁以下本科学历、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高级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及以上高技能人才,可先行落户。这些人才在合肥创新创业,落户后即可购买首套房。
对新落户在肥工作暂无自有住房的博士、35岁以下的硕士、毕业3年内的全日制本科和大专、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我市在3年内按每人每年2万元、1.5万元和0.6万元的标准发放租房补贴(不含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
随着人才新政、落户新政的出台,合肥的城市吸引力进一步增加,未来将有大量的人口涌入合肥,这无疑将助力合肥冲刺1000万人口特大城市。
近年来,合肥的发展速度大家有目共睹,合肥所获得的荣誉也越来越多,作为合肥人,我们感到骄傲的同时还要一起努力,一起共建我们的大湖名城,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