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平快”:给南疆三地州一个发展支点(组图)

2019-04-19 22:21

  12月9日,当新疆都市报记者走进和田纳克西湾手工地毯开发有限公司时,立刻被眼前一座六层高的地毯生产综合楼所吸引。一楼是整洁的餐厅和培训部,走上二楼、三楼,热乎乎的暖气和充足的光线让车间显得温暖又明亮,纺织工人穿着统一的工装,几人一组、手不离线地坐在织机前编织地毯,机器的“咔嚓”声淹没在他们的笑谈声中。

  正在一台织机前熟练地编织着地毯的阿依木妮萨·玉素音说:“我今年10月来到这里,第一个月就挣了1800元。公司每天都有班车接送,楼上还有幼儿园,既不怕孩子没人照顾又不耽误上班。”她是洛浦县布亚乡巴什苏勒瓦村村民,刚满10个月大的女儿就在五楼的职工幼儿园由专人照看。

  这一年里,在南疆三地州还有许多像和田纳克西湾手工地毯开发有限公司一样的企业,因为受到“短平快”项目支持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些企业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还在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南疆三地州农村富余劳动力占全疆的近60%,劳动力素质低,工业企业数量少,吸纳就业容量有限,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今年年初,自治区党委召开发展“短平快”项目推进会,并将此作为“深化改革创新、聚力长治久安”系列活动的第一项任务,安排8.8亿元财政专项资金着力解决南疆三地州就业和经济发展问题。

  12月9日,和田阿比德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厂房内,生产乳酸菌和雪梨饮料的设备正加足马力生产。该公司总经理助理阿不力孜·阿布都力克依木介绍,今年公司获得了150万元的资金支持,购买了一条年产达到8000吨的果汁饮料生产线名员工。

  与一些成熟的公司不同,阿图什市峡谷之祥农业合作社今年获得50万元“短平快”项目资金支持,别看只有50万元,就是这份“天降大礼包”让合作社从原来的家庭式小作坊扩大成为400平方米的立式三层综合厂房。该合作社负责人艾尼瓦尔·吾斯曼说:“今年合作社盈利10万元,固定资产达100万元以上。”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有一批企业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在自筹资金的同时,充分利用自治区“短平快”项目专项资金、县市扶持资金、银行信贷资金等多种方式,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一批项目建设已经完工,吸纳了当地各族群众就近就地就业。

  今年6月,受益于“短平快”项目政策优惠,英吉沙县引来了一只“金凤凰”—济宁中兴手套集团,签订了一份总投资5亿元的“大单”,计划建成年产滑雪手套200万打(一打十二双)的喀什中兴手套有限公司,预计可年销售8亿元,年底可助3000人实现就业,3年达到万人就业目标。

  中兴手套有限公司入驻英吉沙后,除了让广大农牧民能进厂当工人以外,还采取了“公司+卫星工厂+农户”的发展模式,满足了农民变“厂长”、当“老板”的愿望,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目前,该公司已经筹建了35个乡村卫星工厂。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