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五一”期间,广州成了全国的网红旅游目的地,那么广东的网红旅游目的地,肯定非惠东莫属。
惠东巽寮湾、双月湾的阳光、海滩、度假酒店……的确能满足小伙伴们对度假的期待。你想象中的旅途也许是这样的↓
巽寮湾人气之爆棚,还荣登2019年“五一”全国自驾景区前十榜单。
即便过了假期,有料哥也忘不了那一望无际的车龙。去看海的你,还记得被“车车车你车车车”支配的恐惧吗?
其实不止巽寮湾,一到滨海旅游旺季,道路拥堵已成为滨海景区的常态化顽疾。
尽管惠东县交通网络“三纵三横三环”的规划要求已基本形成,但道路建设却始终赶不上游客激增的速度。超10公里的拥堵车流量,对惠东再次发出旅游预警。
对此,惠东县交通运输局也作出回应。有料哥今天就来分析下,以后去惠东看海还会那么难吗?
从区域规划上来看,大热的自驾目的地巽寮湾和双月湾位于惠州市惠东县稔平半岛。
在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5年发布的《惠州市惠东县稔平半岛发展建设规划(2013—2020)》规划图中,整个稔平半岛被黄金滨海旅游服务带环绕,坐拥171.8公里长海岸线,可见从规划之初,滨海旅游功能便是重中之重。
结合近几个假期的出行情况来看,当地的交通配套与其最初的定位出现了明显的错位。
虽然广惠高速东延线一期(海湾大桥段),X210线稔响线、盐州跨海大桥、港口滨海跨海大桥、环大亚湾公路惠东段、稔平半岛环岛公路等项目形成了“三纵三横三环”的基本格局,但道路等级较低,高速公路出口单一的情况依然存在。随着滨海旅游市场扩张,迅速增长的车流量也逐步超过了原本规划的承载能力。
有料哥了解到,为了“治疗”滨海景区交通拥堵顽疾,进一步加强稔平半岛运输承载能力,惠东正重点推进国道G324县、县道X213线线、广惠高速惠州海湾大桥延长线、铁巽公路等岛内道路项目建设,其中,处于半岛中线年底前竣工。
X213黄大线升级改造工程正在进行。图片来源:惠东县交通运输局
此外,惠东县还在争取省内各大骨干交通设施的建设建设机会,以带动稔平半岛交通升级完善。
“我们希望河惠汕高速公路的建设能够延伸进入稔平半岛,以构建形成半岛高品质快速交通网络。”
惠东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河惠汕高速公路最早计划联通河源、惠东山区和汕尾,并未将稔平半岛列入道路建设范围内,但经过积极争取,该高速线路或将延伸入岛建造,与正在筹建过程中的广惠高速惠州海湾大桥延长线链接贯通,形成环状高速公路网,彻底解决交通拥堵现状,“该高速延伸段建设现已被列入广东省交通厅研究议程,处于规划研讨阶段。”
稔平半岛交通线路规划。图片来源:惠东县交通运输局
此外,在2018年公布的广东省滨海旅游公路规划中,惠东段的建设也将稔平半岛的交通考虑入内。
根据规划,惠东段主线公里,将经过黄埠镇、平海镇、铁涌镇、稔山镇、霞涌镇、澳头镇等6个镇及环大亚湾新区,辐射稔平半岛双月湾、平海南门海滨旅游区、三角洲旅游区、巽寮湾旅游区、亚婆角旅游区、海滨温泉旅游度假区等6处旅游景区。
据悉,在稔平半岛形成环岛高速路网后,入岛通道增多,景区交通将实现车辆分流,实现质的飞跃,但该负责人同时表示,高速道路的建设还需要通过多方认证和审核,预计在2020年才能正式动工。
摊开地图可清晰看到,除了陆路交通线路外,从深圳大鹏半岛到稔平半岛的海上路程远小于陆路的曲折,海运不失为解决陆路交通拥堵的一个方式。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到,将探索开通香港-深圳-惠州-汕尾的海上旅游航线,可见开辟海上客运线路的建设已被提上议程。
事实上,惠东在多年前便已建成碧甲、大澳塘及亚婆角、盐州等港口码头,但利用率不高,均处于停业状态。记者采访得知,目前,惠东已将海上航运列入了临港产业规划日程。
惠东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优化港口码头功能,该县已编制完成了《惠东临港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规划研究》,明确了打造临港服务业集群的目标,航线建设规划将分为深惠旅游客运航线和远期深惠港微邮轮航线,通过引进临港产业,把大澳塘码头建设成为旅游客运码头,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惠东县人民政府和深圳航运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投资10亿元在港口滨海旅游度假区建设大澳塘旅游客运码头及配套,以开通深惠海上旅游交通航线,将深圳大鹏半岛至巽寮湾等地的行程缩短至1小时以内。
据悉,深惠海上旅游客运通道开通后,不仅能够缓解陆路交通压力,将深圳大鹏半岛至巽寮湾等地的行程缩短至1小时以内,还能提高滨海旅游的现有规模,将客运码头与海洋旅游、航海教育、水上运动、酒店度假、购物娱乐等旅游综合业态结合,提升码头周边景区商业、休闲购物、酒店业、游艇业、水上运动产业、文化产业等开发建设,吸引周边旅游资源聚集。
此外,海上航线还可进一步完善深惠“一小时旅游经济圈”建设,加强两地旅游、经济和商务交流,惠东大澳塘区域也将成为整个珠三角地区海洋旅游的一张新名片,对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无论是增加进岛道路,还是强化海上航线,都只是一种治标,治本则还需景区综合服务能力的完善。”广东省旅游协会副会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所总规划师陈南江在受访时谈及惠东滨海拥堵情况指出。
他介绍,不管道路拓得多宽,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多总有饱和的时候。惠东滨海目前在景点的串联和游客的组织集散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散客游太多,自驾进入景区之后缺乏目的性,这也加剧了内部的拥堵局面。
有料哥一位在“五一”小长假经历了滨海拥堵的朋友也提到,道路上有违停的,路边揽客的,等等,不塞才奇怪。
诚然,景区内部缺少公共停车场所,必然导致游客进入景区后随意停放的问题发生,加剧了景区内部的车辆通行难度。
事实上,今年“五一”期间惠东巽寮景区对此也作出了努力。通过在高速出口处设置停车场(200台车容量),以及设置免费公交的方式满足游客集中进入景区的停车和公交需求,减少私家车进入。但依然有游客反映,公交接驳进去到景区之后就感觉出游断了,各景点之间无法实现串联。
面对种种难题,该如何实现改善?惠州市政协委员、惠东县旅游协会会长李长兴认为,不断强化景区游客集散是根本途径,一方面,通过完善公共交通,在景区入口设置游客服务中心疏导游客,设置高频次的公共交通有效减少游客自驾进入景区内部。
另一方面,他呼吁主管部门应联合各旅游企业在不同景区间做出更多的包装组合,以有效梳理滨海旅游精品线路,提升旅游业指引力,完善游客的旅游体验。
“这样一来,游客通过集散中心公交接驳进入景区,而后可以选择不同的滨海游线路,充实安排过夜游或多日游。”李长兴指出,游客来游有指引,自驾进入的车辆慢慢减少,景区内部的交通拥堵局面随着道路拓宽工程的完善也将自然化解。
如果说“五一”期间,广州成了全国的网红旅游目的地,那么广东的网红旅游目的地,肯定非惠东莫属。
惠东巽寮湾、双月湾的阳光、海滩、度假酒店……的确能满足小伙伴们对度假的期待。你想象中的旅途也许是这样的↓
巽寮湾人气之爆棚,还荣登2019年“五一”全国自驾景区前十榜单。
即便过了假期,有料哥也忘不了那一望无际的车龙。去看海的你,还记得被“车车车你车车车”支配的恐惧吗?
其实不止巽寮湾,一到滨海旅游旺季,道路拥堵已成为滨海景区的常态化顽疾。
尽管惠东县交通网络“三纵三横三环”的规划要求已基本形成,但道路建设却始终赶不上游客激增的速度。超10公里的拥堵车流量,对惠东再次发出旅游预警。
对此,惠东县交通运输局也作出回应。有料哥今天就来分析下,以后去惠东看海还会那么难吗?
从区域规划上来看,大热的自驾目的地巽寮湾和双月湾位于惠州市惠东县稔平半岛。
在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5年发布的《惠州市惠东县稔平半岛发展建设规划(2013—2020)》规划图中,整个稔平半岛被黄金滨海旅游服务带环绕,坐拥171.8公里长海岸线,可见从规划之初,滨海旅游功能便是重中之重。
结合近几个假期的出行情况来看,当地的交通配套与其最初的定位出现了明显的错位。
虽然广惠高速东延线一期(海湾大桥段),X210线稔响线、盐州跨海大桥、港口滨海跨海大桥、环大亚湾公路惠东段、稔平半岛环岛公路等项目形成了“三纵三横三环”的基本格局,但道路等级较低,高速公路出口单一的情况依然存在。随着滨海旅游市场扩张,迅速增长的车流量也逐步超过了原本规划的承载能力。
有料哥了解到,为了“治疗”滨海景区交通拥堵顽疾,进一步加强稔平半岛运输承载能力,惠东正重点推进国道G324县、县道X213线线、广惠高速惠州海湾大桥延长线、铁巽公路等岛内道路项目建设,其中,处于半岛中线年底前竣工。
X213黄大线升级改造工程正在进行。图片来源:惠东县交通运输局
此外,惠东县还在争取省内各大骨干交通设施的建设建设机会,以带动稔平半岛交通升级完善。
“我们希望河惠汕高速公路的建设能够延伸进入稔平半岛,以构建形成半岛高品质快速交通网络。”
惠东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河惠汕高速公路最早计划联通河源、惠东山区和汕尾,并未将稔平半岛列入道路建设范围内,但经过积极争取,该高速线路或将延伸入岛建造,与正在筹建过程中的广惠高速惠州海湾大桥延长线链接贯通,形成环状高速公路网,彻底解决交通拥堵现状,“该高速延伸段建设现已被列入广东省交通厅研究议程,处于规划研讨阶段。”
稔平半岛交通线路规划。图片来源:惠东县交通运输局
此外,在2018年公布的广东省滨海旅游公路规划中,惠东段的建设也将稔平半岛的交通考虑入内。
根据规划,惠东段主线公里,将经过黄埠镇、平海镇、铁涌镇、稔山镇、霞涌镇、澳头镇等6个镇及环大亚湾新区,辐射稔平半岛双月湾、平海南门海滨旅游区、三角洲旅游区、巽寮湾旅游区、亚婆角旅游区、海滨温泉旅游度假区等6处旅游景区。
据悉,在稔平半岛形成环岛高速路网后,入岛通道增多,景区交通将实现车辆分流,实现质的飞跃,但该负责人同时表示,高速道路的建设还需要通过多方认证和审核,预计在2020年才能正式动工。
摊开地图可清晰看到,除了陆路交通线路外,从深圳大鹏半岛到稔平半岛的海上路程远小于陆路的曲折,海运不失为解决陆路交通拥堵的一个方式。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到,将探索开通香港-深圳-惠州-汕尾的海上旅游航线,可见开辟海上客运线路的建设已被提上议程。
事实上,惠东在多年前便已建成碧甲、大澳塘及亚婆角、盐州等港口码头,但利用率不高,均处于停业状态。记者采访得知,目前,惠东已将海上航运列入了临港产业规划日程。
惠东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优化港口码头功能,该县已编制完成了《惠东临港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规划研究》,明确了打造临港服务业集群的目标,航线建设规划将分为深惠旅游客运航线和远期深惠港微邮轮航线,通过引进临港产业,把大澳塘码头建设成为旅游客运码头,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惠东县人民政府和深圳航运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投资10亿元在港口滨海旅游度假区建设大澳塘旅游客运码头及配套,以开通深惠海上旅游交通航线,将深圳大鹏半岛至巽寮湾等地的行程缩短至1小时以内。
据悉,深惠海上旅游客运通道开通后,不仅能够缓解陆路交通压力,将深圳大鹏半岛至巽寮湾等地的行程缩短至1小时以内,还能提高滨海旅游的现有规模,将客运码头与海洋旅游、航海教育、水上运动、酒店度假、购物娱乐等旅游综合业态结合,提升码头周边景区商业、休闲购物、酒店业、游艇业、水上运动产业、文化产业等开发建设,吸引周边旅游资源聚集。
此外,海上航线还可进一步完善深惠“一小时旅游经济圈”建设,加强两地旅游、经济和商务交流,惠东大澳塘区域也将成为整个珠三角地区海洋旅游的一张新名片,对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无论是增加进岛道路,还是强化海上航线,都只是一种治标,治本则还需景区综合服务能力的完善。”广东省旅游协会副会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所总规划师陈南江在受访时谈及惠东滨海拥堵情况指出。
他介绍,不管道路拓得多宽,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多总有饱和的时候。惠东滨海目前在景点的串联和游客的组织集散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散客游太多,自驾进入景区之后缺乏目的性,这也加剧了内部的拥堵局面。
有料哥一位在“五一”小长假经历了滨海拥堵的朋友也提到,道路上有违停的,路边揽客的,等等,不塞才奇怪。
诚然,景区内部缺少公共停车场所,必然导致游客进入景区后随意停放的问题发生,加剧了景区内部的车辆通行难度。
事实上,今年“五一”期间惠东巽寮景区对此也作出了努力。通过在高速出口处设置停车场(200台车容量),以及设置免费公交的方式满足游客集中进入景区的停车和公交需求,减少私家车进入。但依然有游客反映,公交接驳进去到景区之后就感觉出游断了,各景点之间无法实现串联。
面对种种难题,该如何实现改善?惠州市政协委员、惠东县旅游协会会长李长兴认为,不断强化景区游客集散是根本途径,一方面,通过完善公共交通,在景区入口设置游客服务中心疏导游客,设置高频次的公共交通有效减少游客自驾进入景区内部。
另一方面,他呼吁主管部门应联合各旅游企业在不同景区间做出更多的包装组合,以有效梳理滨海旅游精品线路,提升旅游业指引力,完善游客的旅游体验。
“这样一来,游客通过集散中心公交接驳进入景区,而后可以选择不同的滨海游线路,充实安排过夜游或多日游。”李长兴指出,游客来游有指引,自驾进入的车辆慢慢减少,景区内部的交通拥堵局面随着道路拓宽工程的完善也将自然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