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不打小孩日!还记得当年揍你的开场白吗

2019-05-10 22:16

  节日设立的目的是宣传反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它的英文名称中spank一词俗称“打屁股”所以有人将这一天翻译为“无巴掌日”或“拒绝体罚日”。

  一家名为thebeast野兽派家居旗舰店的店铺推出“THE BEAST/妈妈再打我一次全家福”商品,商品套装包含真皮苍蝇拍、灰尘拍打器以及鸵鸟毛掸子,标价为569元,记者发现虽然产品销售量不高,但是在今日的“不打小孩”热搜话题中,该产品多次被网友分享转载。

  为此红星新闻记者联系到了野兽派家居相关人士,其透露确实近两日公司已经收到了关于该款产品在网络上被分享传播的反馈。

  为什么产品名称要选择打小孩这个话题?平台的产品推荐理由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每个人回忆童年时光,总有惹妈妈生气的时候,妈妈总是随手拿起身边的清洁工具,“教训”调皮捣蛋的小孩。这些工具,也能让你回味到童年回不去的美好时光。

  野兽派家居相关人士否认了此款产品是为了迎合今天的国际不打小孩日,她表示,“这款产品几周之前就已经上架了,鉴于目前网友的反馈,也在考虑是否进行相应的处理。”

  另外一家制作家法棕竹棒的店铺销量最高,月销售额达到121例,平台客服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所了解的更多买竹棒的买家是做教学教鞭之用,并非惩罚熊孩子。

  有网友认为虽然要分清虐待和教育的区别,但是该打的时候还是要打。@1991网友认为,适当打一下还是有必要的,毕竟不是每个孩子都听话。

  @DJ骁网友表示,小时候被打得太多了,有些刻骨铭心的回忆至今想起仍感到痛苦。你以为“打”可以纠正孩子的错误,但从第一次下手开始,很多人就再也分不清“打”是在纠正孩子还是在渲泄自己的情绪。不会再以“打”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

  @净化说:“对待孩子,请懂得引导与尊重,眼下这个不可理喻的孩子,可能就是当初的你!”

  知名童话作家周艺文认为不能将“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两天不骂,提拎甩褂”作为父母暴力对待孩子的理由,把棍棒化为陪伴和倾听,应从你我做起!

  成都石室联合中学楠楠老师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打骂、苛责、训斥等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不能获得很好的正向反馈,自己的错误被无限放大,长此以往,他们的身心健康会受到很不好的影响。因此对待孩子应该懂得尊重和引导,倾听他们的心声,用宽容和耐心陪伴孩子成长。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