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烩面、二七路、偃师二里头遗址……今后河南省公共服务领域外语标识有“标准”。5月8日,全省公共服务领域外语标识规范建设在洛阳启动。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由省委外事办发布的《河南省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参考(试行)》,将为我省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建设提供基本遵循。
全省公共服务领域外语标识规范建设是“翻译河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服务领域外语标识规范建设是“翻译河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造国际化环境、保障大型国际活动、树好国际形象的重大基础工程。为我省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语言环境。
据悉,新发布的《河南省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参考(试行)》共涵盖通则、道路交通、组织机构、旅游、医疗卫生、商业、体育、餐饮、文化、科技教育10个章节,吸收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国家标准的翻译原则和部分内容,具有既对标国家标准又突出河南特色、覆盖面广、指导性强,且支持在线查询服务等突出特点。
据介绍,省委外事办先后与郑州大学共建河南省高端外事翻译人才培养基地、“中国外交话语研究院”,与河南师范大学共建河南省外事翻译语料库研究中心,与洛阳师范学院共建河南省“一带一路”语言服务研究中心,与河南理工大学共建“河南省太极文化外译研究中心”,与河南工业大学共建“河南省少林功夫外译研究中心”,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统筹加强我省对外话语体系建设。
截至目前,省委外事办翻译制作了汉语、英语、法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六个语种的河南省情画册,英语、俄语、德语、日语、韩语、法语、西班牙语、匈牙利语、波兰语、越南语10个语种的省情推介片,向海外推介河南。
全省公共服务领域外语标识规范建设在洛阳启动,作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阳将围绕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目标,大力推进高质量、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高规范化、国际化的公共服务水平,在点滴细节中展示古都洛阳的文明气质与国际形象。
省委外事办(省政府外事办)主任付静表示,全省公共服务领域外语标识规范建设的启动,希望通过语言这座桥梁,架起河南与世界的联系,正在组织编译中医、太极、少林功夫、汉字、文物、红旗渠、丝绸之路上的河南、豫剧、豫菜、非遗手艺、大美河南、开放的河南等14个主题的双语图书,将代表河南的文化符号精准地翻译给世界,从而树立河南良好的对外形象,向世界讲好河南故事,传播好河南声音。
新闻热线:法务部邮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覆盖情况反映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