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识别即将遍布全美机场政府竟对数据使用无限制?

2019-06-01 15:15

  【侨报讯】总统特朗普于2017年发布行政令,要求2021年前,在全美20个主要机场能够对包括美国公民在内的所有国际旅客进行面部识别。根据星期一披露的一份文件,国安部目前正在各大机场加紧部署这一生物识别验证技术,但这一过程却是在没有适当审查及监管保障的情况下进行的。

  据Buzzfeed报道,非盈利研究组织电子隐私信息中心(Electronic Privacy Information Center)获得的长达300多页的文件显示,国安部下属机构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正在努力推进这种生物识别出入境系统,其目标是在不到两年内,视线万离境旅客进行面部识别。

  根据文件,CBP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就在十几个机场部署这一系统,每天完成对大约30趟航班上旅客的面部识别。

  此外文件还特别指出,对于在这个项目上参与合作的航空公司将如何使用这些面部识别数据,政府并没有任何限制。而一些将参与数据处理的科技公司未来也可能使用这些数据,CBP没有明确回答对此是否有规定。

  据悉,在去年12月的一次数据隐私会议上,CBP突然对参与项目的公司在使用面部数据上的权限做了限制,但现在还不清楚这一新规的实施范围有多大。CBP也没有透露目前有关参与企业及第三方公司分享数据的政策细节,只表示CBP对非美国公民离境旅客的照片“最多只保留14天”,用于“评估面部识别技术”及“确保算法准确性”这也就意味着,这些旅客的照片还可能被用于对面部匹配人工智能进行进一步的培训和改善。

  CBP发言人在一份邮件中表示,面部识别系统既快速又可靠,还可以与旅客的登机程序相结合,这样的做法不仅是应对国家安全挑战,也是为旅客增加便利。

  不过星期一披露的文件还表示,为了加速完成特朗普的命令,CBP省却了一个关键的“规则制定程序”:在使用这项技术前征求公众意见。面部识别技术目前被部分批评人士认为不够准确且具有偏向性,就在去年夏天一个非盈利组织报告称,亚马逊的面部识别技术竟错将28名国会议员的脸认作被逮捕的嫌犯,而且越是有色人种,被认错的几率越高。面部识别技术本身存在的这些问题使得相关机构更加担心,CBP不顾公众反馈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披露文件的电子隐私信息中心主任杰拉米斯科特(Jeramie Scott)强调,民众必须认识到在机场使用面部识别技术背后蕴含的意义,这意味着政府在不征询公众、也不是在国会要求下、且没有获得个人允许的情况下,就可以给每位美国公民创建一份数据身份档案;此外,CBP从国务院拿到的公民照片,本来是民众为办护照所提交的,现在却被CBP用作追踪自己出入境的材料。

  对于这些质疑,CBP回应称该机构致力于保护旅客隐私,也已发布了相关限制,面部识别系统不应引起任何有关隐私的担忧。

  CBP还拿出了一系列数据来表明,面部识别有助于防范对美国本土的安全威胁。发言人表示,自从在部分机场对入境旅客使用面部识别系统以来,该机构已经成功拦截了5名被拒绝入境后以假名企图进入美国的个人;而自从2018年秋天在部分陆地入境处使用面部识别系统以来,CBP更是拦截了多达64名使用不属于自己的身份证件企图入境的人。

  美国对于面部识别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法院也没有对其是否违反宪法第四修正案做出过判决。CBP表示,美国公民有权拒绝面部识别,选择惯常登机程序来完成身份验证。

  对于使用面部识别系统的担忧也引起了一些两党议员的注意。去年5月,参院两位分别来自两党的议员就联合向国安部发信,敦促其在拓展机场面部识别系统之前,先出台正式的管制条例。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