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丨IB中文课程专家:走国际教育之路中国孩子更需母语助力

2019-06-13 16:16

  在国际教育盛行的大环境下,家长十分重视外语的学习,从而忽略了母语的教育。这让很多人对母语在国际教育的地位存在知识上的误区。

  为此,启行线上沙龙邀请UWC副校长李萍老师,为家长及孩子们解读母语在国际教育的重要性,分享如何学好母语的建议。

  大家好,我是来自常熟UWC的中文老师李萍。我在UWC工作了25年,在IB国际课程上任教了25年,从未离开过中文教室与讲台。

  作为一名长期在国际学校任教的老师,也作为一名曾经的学生家长,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国际教育的观点,尤其是“为什么要在国际教育中重视母语教育”的切身感受。

  IB课程发展至今已有51年的历史,在这期间,IB课程始终强调学生应该对自己的母语文学有很强的感受力和鉴赏力。国际文凭组织(IBO)一条坚定不移的政策,就是倡导IB课程学生对母语文学遗产的尊重。

  IB课程培养的学生,要求是一个胸襟开阔的人,特别是能够了解和欣赏本族文化历史。所以,越是作为国际课程的学习者,越不能忽视母国文化的学习和掌握。

  更重要的是,母语意识和母国情怀不能舍弃,因为这是根,是我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时,重要的自我身份认同和文化认知。

  在商言商,在教言教,作为一名常熟UWC老师,最常谈到的便是母语教育在国际学校课程推行中至关重要的地位。

  常熟UWC是一所非常国际多元化的学校,聚集着世界上100多个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背景的高中学生,一起学习、工作和生活。

  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强调自身的文化特征,共同营造一所真正地处中国土地之上的联合世界学院反倒是一件大家容易取得共识的事情。

  在2015年创立之时,常熟UWC即设立了建校的三大支柱,其中第一项就是: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学习,借以来强调作为全球十八间UWC学校之一的独到优势,把对中国(学校所在国)文化的尊重和语言研习,放在了首要位置上。

  UWC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一直被广泛认可,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创新计划研究编纂的《架起通向未来的桥梁:21世纪教学的全球案例研究》一书中,UWC被列为全球教育界十个成功实践典范之一,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学校各项教育策略推行的成功。

  首先,我建议家长懂得激励孩子们多读书。很多家长都会咨询孩子应该读什么书?怎么读书?这里,我以两份书单为例:(1)2017年教育部推出的配合《语文新课纲》的阅读书目;(2)2019年IBDP语言A课程《中文母语指定作家书单》。

  可以看得出来,内地公立学校一以贯之提倡约定古今中外名家经典,国际文凭课程的书单则越来越趋向读书与现实环境以及可感知的生活世界之间的关联。我们看到,例如蔡志忠的漫画、崔健的歌词也都在其中。

  因此可见,国际课程提倡的读书方式在于不必太过拘束,可以“杂”、“广”、”新”、“泛”。

  从阅读中培养良好的语感,打开自己的思路。读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喜欢文学,因此书目的选择可以更加开放、包容。

  其次,在国际教育热潮的背景下,通过国际学校或海外学校的夏校课程,提前体验国际学校的中文教育方式,不失是一种良好的准备方式。在夏校中,学员们可以感受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明显区别的体验式学习、项目式学习,重在建立批判性思维、探究式思维等能力的清晰意识。

  今年夏天,我获邀参与启行中学生夏校项目,设计并开课教授一门中国语言文化课程。夏校中文课的主题锁定为:从北平到北京,读懂故乡回味成长。

  我希望借助一周的课程设计,带领孩子们一起精读贯穿了成长主题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名著《城南旧事》,结合探究与这一部作品相关的文化知识点,直接带领他们走进作品描绘的上一世纪二十年代北平城会馆、胡同、四合院、茶馆等等的场景之中,重温和体验书中情节、人物。

  在“情境教学”中,切身感受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魅力。在拓展阅读部分,则安排嵌入式学习一组描绘北(平)京题材不同文体的诗歌、散文、戏剧以及纪录片和故事片作品。

  期待在体验、探究、互动、反思之中,使得IBDP国际文凭高中课程强调的教学法以及学习法(ATT & ATL)在每一个环节之中均有迹可循,皆学有所得,切实帮助学员们在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上得以提高,在”学习如何学习”之上能有实在的获益。

  切实激发年轻学员们对母语和母国文化学习的兴趣和热诚,为迈向升读国际高中课程迈出坚实的一步,是2019启行夏校中国语言文化课程设定并努力实现的目标。

  此外,今年夏校还有创意写作与演讲、数学与思维、实验科学、社会情绪能力学习等学术性极强的国际化课程。夏校师资团队则是从超过1100份优秀简历中精选而出,来自国内外的尖端教学人才。老师们将运用各自专业的教育知识和教学经验,为孩子打开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