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5月31日电 (程媛媛 焦苇)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在今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来临之际,沪上中小学纷纷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宣传教育,通过组织假日游览、参观研学、家教讲座,听革命故事、观城乡新貌、看身边变化等活动,为孩子们献上一份份有欢乐、有温度、有思考、有感悟的节日礼物,使他们成为好家风的传承者、践行者,激发他们的家国情怀、爱国热情、民族精神,从小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精神支柱、坚定理想信念。
唱响《我和我的祖国》,为祖国母亲送上最真挚的祝福;重走南京路,以不同视角纵观南京路70年变迁与发展;无人机编队飞行表演,用科技创新献礼上海解放70周年……红色的五月,沪上中小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歌颂伟大祖国,争做新时代好队员。来自黄浦区大同中学、格致初级中学等学校的师生们参与了红色移动课堂第一课,完成了报童小学校史馆、绮云阁、五卅运动纪念广场、黄浦剧场、商贸旅游学校这五个点的学习任务。同学们通过与红色故事的“代入式体验”,与红色建筑的“零距离接触”,与革命先辈的“跨时空对话”,在感悟与探究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北京东路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则通过实地考察、查阅历史资料、在南京路上进行问卷调查、对家人长辈进行访谈等方式,收集了大量资料,完成了《重走南京路——步行街70周年变迁》报告,从不同的维度,以不同的视角带领小伙伴们纵观南京路70周年的变迁与发展。
嘉定一中附属小学的师生们共同绘制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图案,并用徽章机制作出独一无二的爱国徽章,将深厚的爱国情怀铭刻于这枚小小的徽章之中;上海市新农学校的孩子们则巧用各种废弃材料制作出各种型号的火箭模型,向小伙伴普及了航天知识,也讲述着中国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辉历史,传承着艰苦奋斗、勇于攻坚、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航空精神。计算机活动中心的队员们献礼上海解放70周年,向大家呈现了一出精彩纷呈的无人机编队飞行表演,展现了青少年在科技创新上的优秀成果。“劳动”和“环保”是新时代对少年儿童提出的要求,自然也成为庆“六一”活动中当仁不让的关键词。金山区组织开展了“我劳动我光荣”等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少年儿童树立劳动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在主题游园活动中,学校围绕“劳动”关键词,开设了“快乐游戏站”,设置了开心小农场、农耕体验区等环节,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悟、体验和收获。此外,金山区还向全体少先队员发出倡议:《垃圾分类让金山更美》,并组织了垃圾分类翻翻乐、垃圾分类协同跑、生活垃圾全知道、环保口号喊出来、垃圾分类情景剧展演等各类游戏和体验项目,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的环保责任感,也让他们直观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更好地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
一场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一次无可替代的情感升华。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沪上学子倾情投入,用稚嫩而充满活力的声音尽情表达着对祖国的深沉热爱。浦东新区洋泾中学举行了“唱响经典——班班有歌声”合唱比赛,一首歌一首词,唱诵中华传统经典,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爱国热情。从书写家国情怀的《我和我的祖国》、《映山红》等歌曲,到缓缓道来的《关雎》、《将敬酒》,深情的歌唱声、豪情的朗诵声、悠扬的民乐声,声声入耳,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就在这一首首歌曲与诗词的深情演绎中不断地得到激发。
长宁少年儿童以影视演讲的形式讴歌新时代,讴歌幸福生活,讴歌中华文化,讴歌迈向新征程的美好明天。同学们从改革开放以来优秀的国产电影中选取自己最喜欢的电影,结合自己或身边人的学习、生活实际展开演讲,分享自己对于电影的体验与看法。“梦想改变人生”、“中国梦,家园梦”、“追梦青春”等演讲中,孩子们展开梦想的翅膀;《流浪地球》等电影中,孩子们感悟追梦的坚持……孩子们的成长因为一部部优秀电影的陪伴,而变得更加有声有色、多姿多彩。
沪上各区各校还结合“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阅读活动,通过诵读经典、学习用典等阅读学习形式,使中小学生深入了解新时代,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静安区举行“诵家书、忆英烈”主题活动,通过家书朗诵、童声合唱、越剧演唱、情景剧表演、舞蹈表演等形式,深入浅出地展现了杨开慧、殷夫、谢晋元、宋公园四十三烈士等革命烈士的生平过往、革命信念以及对上海解放所做出的不懈努力,鼓励中小学生以实际行动重温革命历史,感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宝山区少年儿童迎来了“诗的六一”——诗词大会,选手们对答如流、你来我往、稳健大气,在诗词的文化盛宴中尽显滨江少年“自古英雄出少年”的自信与果敢,“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底蕴和风采;徐汇区少年儿童还提前收到了一份特别的“六一”礼物——“徐汇区未成年人励志地图”,未来,徐汇8万多名中小学生将在“励志地图”导引下,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用真挚的情感体味“初心”的含义,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六一”前夕,上海各区各校还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符合少年儿童身心特点的道德实践活动,动员少年儿童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展现新风貌。同时,积极举行各类活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育人观、成才观,把高尚的价值追求和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传递给孩子,使孩子成为好家风的传承者、践行者。
在杨浦区举行的“我的心晴故事”公益心理咨询现场,心理咨询师志愿者为家长和孩子们提供了学习、情绪、亲子关系、家庭教育等咨询服务;“心悦青春”公益微讲坛对亲子交往进行专题指导,让参与的家长们获益良多;在“快乐家庭成长季”亲子活动上,创设的家务劳动、垃圾分类、手工制作等劳动体验乐园,拉近了亲子间的关系,促进家庭和谐氛围的创建。参加完亲子劳动之旅后,家长纷纷感慨道:“我们不能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在家庭中也应该为孩子创设劳动的机会,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黄浦区举行的相关活动则涵盖了中小幼各年龄段,辐射至教师、学生、家长各人群。在“我的家 我的心‘晴’故事”TED主题演讲中,6位小选手,不同的生活背景与人生经历,一段段生动的叙述,或幽默或深沉、或欢畅或坎坷,孩子们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与亲情的珍贵,平实中见真情,也让台下的同学与老师为之深深感动;此外还开展了以“幸福加油站”为题的中高考生家长讲座、“沟通之道”青春健康家长培训的团体辅导等;学校还为中小幼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与心理辅导等服务,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差异,设计了不同形式的亲子活动。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家教质量,发挥家长互助互盟的力量,松江区家庭教育法治教育专业委员会开展了云间家长讲堂,举行了《以法育儿,得法家教》主题讲座,深刻阐述了家庭父母对孩子“金钱消费理念”“交友不慎触底线”等的再思索,提醒家长唯有“以法育儿,得法家教”才能营造孩子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青浦区举行“线上共读 线下共育”体验式家庭教育指导专题研讨活动,凤溪中学采用团体心理辅导形式的家长课程令人耳目一新。活动上,专家用专业的心理学理论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沟通的前提和要素,通过四个体验式活动,让家长体验到真实生活情境中的亲子沟通,并进行了沟通演练。学校以新媒体为载体开展网络共读与交流讨论、以体验式活动为主要形式开展线下共育,既满足了全体家长的学习需求、也能针对具体问题个别或团体辅导,建立了线上和线下的立交桥式融合教育,得到了专家与家长的高度认可。
上海市初中家庭教育指导研讨会暨第二届“嘉昆太温”家校合作论坛近期在嘉定区启良中学举行。来自上海各区、浙江温州、江苏昆山、太仓、云南、四川等省市的300多位领导、专家、学者、教师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初中阶段家校合作的新内涵、新途径,助力家校合作迈入新时代。五个不同主题的家长工作坊聚焦亲子沟通、网络安全、女生教育、家庭氛围、家长素养等热点难点问题,以沙龙式、小班化的形式引导家长正确看待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成长问题,并通过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方式解决家长的疑难问题,凸显工作坊聚焦真问题,贴合真需求的指导优势,家校共助孩子健康幸福成长。
闵行区莘松中学在“小小讲解员”的品牌活动中,以父子/父女为一个单位向前来参加心理沙龙的家长们讲解心理健康知识,致力于提高全体家庭的心理健康水平;父母成长帮帮营则筛选出低年级家长们普遍关注的育儿话题,再邀请九年级经验丰富的家长分享他们在这个话题上的有效处理方法,以传帮带的方式不断激发家长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一系列活动的举行,在全校范围内创造出了“人人关爱心灵,处处青春洋溢,彼此互帮互助,共同快乐前进”的氛围。
据介绍,上海下一步还将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突出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培养,结合实际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雷锋志愿服务、“劳动美”社会实践主题实践活动,鼓励广大少年儿童以拥抱新时代、牢记新要求、学习好榜样、争做好少年,教育引导广大少年儿童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开展“家校协同,让孩子健康成长”全国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活动,组织专家、校长、家长通过科普讲座、讨论沙龙、基层巡讲、分享教育经验等形式,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学方法,理性帮助孩子确定成长目标,让孩子健康成长,推动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浓厚社会氛围。
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创新展“集结”亮相2019上海老博会 SCP小咖云策划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