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2018年第二届中国名校校长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并发布了2018年“中国百强中学”,大家耳熟能详的衡中、华师附中、人大附中等超级中学纷纷在列,但却很少有地处偏远,资源不足的省市中学被选上。
在百强榜单上,西藏、蒙古、新疆、云南等较为偏远的省市,很少有中学上榜,几乎全被教育大省和资源大省所覆盖,因此这份名单也让很多家长感到不舒服。
一名新疆家长说道:新疆地广人多,学生想要上个好的中学难如登天,而这份榜单上几乎全是资源大省,偏远点的城市一个都没有,这根本不公平!
另一名衡水中学家长说:在整个河北省,几乎所有学生打破头都想往衡水中学里面挤,而衡水中学自然而然的吸收了整个河北省所有的优质生源,在加上教育资源的大量投入,这些学生想不优秀都难!因此我觉得这份榜单不是荣誉,并无实际意义,反而是在传导不正确的价值观。
不得不说,如今时代虽然尊崇教育平等、高考平等,但在教育资源方面依旧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上述的百强中学,他们无一不是各资源大省的翘楚,投入了大量资源、设施,换来了“百强中学”的名头,然而其余中学呢?中国不只有那所谓的百强中学,支撑中国教育的,是若干的普普通通的学校——试问,百强中学能教育多少人?但他们却能独享镁光灯下的荣光?
作为一名老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佩服那些愿意下乡支教的老师,尊敬那些深入贫苦学校,为贫困学生带来教育机会的老师,我希望上面的百强中学能够少一点,普通小学,普通中学能多一点,希望社会能够把关注的目光给偏远的普通学校,普通老师,普通学生,他们才是支撑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