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大城工匠”群体背后透视出的职业教育新趋势

2019-05-09 06:07

  三个月前,佛山市南海中南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南机械”)做了一个大胆尝试,由副总经理胡建武领着南海技师学院的16人学生团队赴京“驻扎”,执行新的石油项目。

  中南机械是一家低调的南海企业,却是“雪龙号”科考船、国产大飞机等“大国重器”零部件的供应商,是船用柴油机电喷系统领域的“隐形关键”。它是首批南海“大城工匠工作室”之一,也是精密制造行业内出名了的“能啃硬骨头”者,而胡建武则是这家企业最引以为傲的技术骨干之一,有着全国技术能手、广东省技术能手、南粤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是佛山市评选出的首批“大城工匠”之一。

  然而,北京石油项目的执行技术难度不低,同行配合的技术团队竟全部是职校尚未正式毕业的学生,这样的尝试未免“太大胆”。但胡建武表示,在中南机械,这种尝试将持续开展,“新一批26名学生将在‘五一’假期后全部到位。”

  是什么给了中南机械如此大的底气?一切得从南海“大城工匠”群体背后隐藏的职业教育新趋势说起。

  “我们在探索一种全新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胡建武说。4月19日晚上9点半,回到北京下榻酒店的胡建武开始整理手头的工作资料,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而16人学生团队在项目中的“给力”表现,让他轻松不少。

  在过去乃至目前的大部分职业教育领域,职校学生的技能培训多采取一种“标准化模式”,与市场接轨不足,学生毕业到岗后,线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因应这个问题,中南机械与南海技师学院、南海区盐步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盐步职校”)在内的多家职业院校合作,以模具专业为试点,开展了“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机制探索。

  在中南机械,这种探索是以与南海技师学院、盐步职校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共育链条,以项目订单等方式接受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方式进行的。

  顶岗实习不同于其他方式的地方,在于它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它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的“2+1”教育模式,即在校学习2年,第3年到专业相应对口的指定企业,带薪实习12个月,然后由学校统一安排就业。

  “在我们的新尝试中,早在学生毕业前的半年,我们便会根据自身订单和发展项目要求,向学校提出人才需求,与老师合作制定培训方案,并由中南机械提供培训所需的工具和加工原材料,以及给每个将赴中南机械实习的学生提供每月2000元的生活补贴。”胡建武说,除在南海技师学院的16人学生团队外,在南海总部,一支由盐步职校30人学生团队组成的技术力量,也同步“消解”订单,协力完成着上述任务。

  专业的培训让学生实现了快速成长,到岗后的上手时间大大缩短。无论是首批16位赴京参与石油项目的南海技师学院学生,还是在南海总部共同完成订单的盐步职校30人学生团队,他们在短短三个月里便已完全上手,对于自身发展也有了更清晰的定位,“表现令人非常满意”。

  中南机械与南海技师学院、盐步职校之间的校企合作探索并非个例。依托现有的5所独立设置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和1所区属公办高等学校,单是在2018年,南海区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企业便已达到了197家,较2017年度增长7%。

  单是在教育系统内,从2006年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成立广东省首个校企合作型职业教育集团算起,在过去的13年间,以“校企合作”为重要关键词,南海区开展了多项新探索,成立了南海区职业院校“政校行企”协同创新联盟,争创广东省示范职业教育集团,同时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创新形式推进校企合作。

  单是在推进校企合作形式创新上,该区便进行了多项大胆尝试。“三元一制”“现代学徒制”“工学结合”“跟岗实习”“冠名班”、德国“双元制”等探索所汇成的新经验、新趋势,正一次次刷新职业教育的南海品牌。

  “三元一制”中的“三元”指的是中职、高职和企业,而“一制”则是特指其采用“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方式。在南海,探索“现代学徒制”者不单只有盐步职校,还包括了南海信息技术学校等。通过联合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及广东泰格威机器人有限公司,南海信息技术学校内建起了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应用学院,实行“三元一制”共育高技能人才;在南海区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其模具专业与佛山市合亿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将课堂办到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对模具专业的学生开展工学结合的跟岗实习,学校电气运行与控制电梯方向专业与菱王电梯合作,把企业引进学校,建立校内实训基地。

  “冠名班”是南海区卫生职业技术学校药剂专业与宝芝林药业连锁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合作成果;德国“双元制”的探索,则是由九江职业技术学校来实行,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依托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与德国F+U萨克森职教集团实现了合作,引进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并进行本土化改造。

  不难发现,通过紧扣市场需求,与劳动就业紧密结合,一个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南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形成。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通过校企合作,南海实现订单培养人数达到了764人,合作企业接受教师企业实践人数达到251人,较2017年度增长了31.4%;合作企业接受顶岗实习学生人数达到2556人,较2017年度增长了10.6%;合作企业接受毕业生就业人数为1078人,学校为企业年培训员工数达到10890人日,较2017年度增长了4.4%,企业录用顶岗实习毕业生人数为1014人。

  “工匠精神是一个养成的过程,一个传、帮、带的过程,需要长期培养。”在胡建武看来,随着校企合作创新在南海的深入开展,一个个让职教学生肆意发挥自我的舞台也将由此展开。

  从1995年3月技学毕业进入中南机械成为一名学徒算起,胡建武已在这家企业工作了24个年头。24年不短,却足以让他将企业中的所有岗位都做了个遍。从学徒、技工、班组长、工段长、车间主任、技术总监,到而今的主抓技术研发和技工培训的副总经理,“是公司给了我一个很好的舞台,我很珍惜。”胡建武说。

  在南海,像中南机械一样的“隐形冠军”舞台不少。2017年,首届南海大城工匠评选开展的同一年,一场历时半年调研超百家企业、寻找南海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评选活动,让70家南海“隐形冠军”“浮出水面”。

  从培育大城工匠到“隐形冠军”集群,对内注重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对外积极实施精准招商,南海正在构筑“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它释放出了对技能型人才的强烈需求,也打开了技能人才培育的新思考。

  职校学生离开校园后如何开展终身学习?如何不断适应企业和产业发展趋势,实现自我价值提升?针对上述问题,南海正开展积极探索。

  例如,南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便提出,将重点探索南海区产业工种培养新途径,以财政补贴定向委托培训机构开展紧缺工种技能培训,鼓励符合条件的培训学校开展高技能培训。

  同时,该局也将向上级人社部门申请开发“南海工种”,包括符合南海区产业需求的有色金属、内衣、玉雕等专项能力工种,对取得专项能力证书的劳动者加大补贴力度,充分发挥企业培训学校的作用,养育更多的行业工匠。

  “校企合作希望政府和企业共同发力,融入工匠精神打造技能人才,满足企业需求和社会认可。”佛山市南海技师学院装备制造系副主任杨珍说。

  除了是一名老师,杨珍还有另外两个身份: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届“佛山·大城工匠”。在今年3月举行的全国“两会”上,听到政府工作报告里关于职业教育的内容,她兴奋不已。“我最关注的是工匠精神如何植入到每一位装备制造学员心中,内化成为企业、社会、城市发展的重要价值观,从而推动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杨珍说。

  从教24年,杨珍致力推动工匠精神融入日常教学,希望职业教育能为社会、企业培养更多的专业技能人才,加快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杨珍已有24年的职业教育经历。她所在的南海技师学院,近年来也与不少本地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根据企业需求“订单式”培养人才。杨珍指导的学生谢海波更被命名为首届“佛山·大城工匠”,如今留在了南海技师学院从事教学工作,成为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得力干将。

  在杨珍看来,佛山、南海高规格举办“大城工匠”命名大会,不仅让全社会更重视能工巧匠,反过来也对职校招生带来一定的帮助。“随着社会氛围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家长、学生了解职业教育。”杨珍说。一个现象可侧面印证:近三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招生工作开展也越来越顺畅。

  另一方面,佛山、南海还对“大城工匠”、技能人才给予一定的补贴,如南海对凡创办工匠工作室符合相关条件的给予10万元补贴。“这对技能人才来说是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鼓励。”杨珍说。

  为进一步在校园内培育、传承工匠精神,除了在课堂上加大宣传外,杨珍还着手策划了“技能人才培训强化班”。2018年,包括杨珍、谢海波在内的4人教学团队,利用下午4点至晚修之间的时间,为感兴趣的学生设置3D打印、技能训练等方向的培训强化班,给予学生更多的练习平台。

  不少从南海技师学院装备制造系毕业的学员已成为企业争先聘用的对象。“很多学生还没毕业都已经被预定了,甚至出现好几个企业抢着要1个学生的情况。”杨珍说,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其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很大,与之相对应的是学校培养人才数量仍有着较大缺口。今年,南海技师学院共有30多个毕业班,预计将有近1000人毕业。

  越来越多的南海技师学院毕业生走进南海“大城工匠”所在的企业就职,比如,今年就有31个毕业生前去佛山市中南机械有限公司,跟着佛山市第一届“大城工匠”、该公司副总经理胡建武当学徒。

  南海技师学院也在硬件上不断加大投入。杨珍介绍,近两年学校已投几千万元进行设备更新,光是去年用于教学设备更新就有近4000万元。加之政府加大了学校智能制造的投资力度,学校车间引入1亿元的设备。

  多年奋斗在职教一线,杨珍也深知当前职教工作开展仍有需要补齐的短板。比如,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仍需加强、财政投入力度仍要加大等。

  为此,在今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杨珍提出建议,希望能健全多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体系,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激励机制。比如,通过实施“一基地、一院校”战略,基本实现每个重点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均对口一所一流工科大学、一所职业院校配套服务,并有针对性开设智能制造相关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还可通过加大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外引内培,重点引进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的职业技能领军人才、复合型和紧缺型工匠人才。

  同时,杨珍建议建立分级技工激励制度,对劳动部门技能鉴定的如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不同层级按不同的工资标准予以发放,拉开不同级别技工工资待遇,并通过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协同作用,完善技术工人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等措施。

  杨珍同样十分希望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机制。目前,南海技师学院已与华达高木模具有限公司、中南机械厂、东方精工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

  “还是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多方合力,通过相关激励机制设立,如指定聘用专项资金等,一方面引进更多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前来学校授课,另一方面提升教师的新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更多的双师型教师投入职业教育行列。”杨珍说。

  即便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有所改观,但杨珍认为还需进一步消除职业教育认识偏差,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希望能在全社会弘扬‘行行出状元’的良好风尚,积极宣扬技能人才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杨珍说,同时建议围绕重点产业,面向重点行业企业重要工种的关键技能,定期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和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活动,选拔和树立一批优秀工匠典型,营造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深入推进工匠精神进校园,南海在加快行动。“2019年,南海将出台《南海区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实施细则》,以购买服务、周转编制自主聘任兼职教师、设立产业教师流动岗位等方式引进‘能工巧匠’进校园。让他们深度参与职业院校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南海区教育局职成科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从七个方面提出20条措施,用5至10年时间大幅提升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水平,推动办学模式由参照普通教育向产教深度融合的类型教育转变。方案特别提到,要深入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劳模进校园”“优秀职校生校园分享”等活动,宣传展示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事迹和形象,培育和传承好工匠精神。

  除了融入工匠精神,并继续探索推进校企一体化办学合作,今年,南海还将继续推进高等教育发展,深化南海高校产学研促进会和“政校行企”协同创新联盟工作,着力建设现代学徒制公共实训中心。

  为推动南海职业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南海将从哪些方面发力,系统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

  继续推进高等教育发展被摆在首位。“我们将做好投入规划,配合华南师范大学建设南海国际联合学院和创新发展研究院。”南海区教育局职成科相关负责人说,同时,南海将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研究生联合培养相关工作和引进高校研究生院、国家实验室等工作。

  继续优化中职资源,打造标杆性专业是南海职校发展的另一重要环节。按照计划,南海将全区职业学校按不同类别的专业特色分为五大片区打造特色学校,合并重复专业,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以此提升办学质量,提高招生竞争力,实现每校着力打造2-3个全市标杆性专业,全区着力打造4-6个全省乃至全国标杆性专业的目标。

  不仅如此,南海还将深化“政校行企”协同创新联盟,加快推动中高职一体化发展。为此,南海将鼓励和支持辖区内中高职实现对接,实现中高职“3+2”对接一体化全覆盖,同时拓展新途径,推进“5+0”,即在中职学校完成5年教学任务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在南海信息技术学校设立高职专业学院,探索高职学生在中职学校培养的新途径,即信息技术学校与高职学院合作共同招收中职毕业生,在信息技术学校就读高职的办学模式,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能力和水平,并鼓励中等职业学校以多种形式参与高等职业教育。

  除了加快完善相关制度,南海还将从硬件上为职业教育发展做好铺垫。按照计划,南海将建设现代学徒制公共实训中心,实行“学校+公共实训中心+企业联合培养”模式。重点将推进信息技术学校工业机器人、电商物流公共实训中心和盐步职业学校3D打印公共实训中心和服装实训中心建设。

  建设职业教育集团,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是南海努力的另一方向。南海区教育局职成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南海将重点做好省示范职业教育集团——“佛山现代服务业校企合作共同体”建设工作,加快“佛山汽车行业校企合作共同体”建设。

  此外,南海还将打造专兼结合的职教名师队伍,通过制订职业教育“321强师工程”计划,遴选并培养10名区级名师、5名市级名师、3名省级以上名师,加大培训和企业实践力度,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和水平。

  2018年,由南海信息技术学校牵头的“佛山职业教育集团现代服务业校企合作共同体”入选广东省示范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储备入库项目,成为全省8所中职学校牵头的职教集团入选代表之一。不仅如此,南海区有4个专业入选2018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双精准”示范专业建设储备项目,3个专业入选2018年佛山市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双精准”示范专业建设储备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南海区代表广东省参赛的4个项目全部获二等奖。而南海参加国赛的项目数更是较2017年翻了一番,获得全国二等奖的学生较2017年增长了5倍。

  南海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有望进一步提高。2018年,南海为应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了高校产学研合作,在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成立国际联合学院,将南海国际联合学院打造为以新工科为主,新工科与经济、管理等学科的交叉协调发展,具有全球视野、扎根地方的国际化产学研合作示范区。

  早在2016年,南海成立南海区职业教育“政校行企”协同创新联盟,通过搭建“政校行企”一体化合作平台和高校产学研促进会,高度整合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的各方资源,共同打造一个集创业教育、实践、服务、孵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创业综合服务体系,构建“政校行企”协同参与的可持续发展的创业生态圈,探索培养新型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根据《南海籍大学生走进名企活动方案》,南海已举办2018年寒暑假南海籍大学生走进名企活动,共开展系列活动40场,累计参与大学生近2000人次,参与教师近800人次,参与企业家110人次,参与企业160余家。

  根据南海区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力度也在加快。2018年,南海新增机器人应用与维护1个专业点,撤销商务助理、市场营销等7个专业点,逐步形成各学校错位特色发展模式。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