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 作品《林海澜杉》获第七届“兄弟杯”国际青年设计师作品大赛银奖,同年,参演法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周”服饰展演活
2001作品《彩绒花》获首届中国服装设计电视大奖赛金奖兼最佳创意奖;同年在中国服装界年度杰出人物评选中被评为“最有才华设计师”
2002作品《发源》获第十届“兄弟杯”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师作品大赛铜奖;并同时获得“事业成就奖
2007 中华立领设计邀请赛男装金奖/2007年度“人文奥运”时尚成衣设计大赛女装金奖
2011获得梅赛德斯-奔驰中国国际时装周先锋设计师 同时中国服装设计师金顶奖
2012受邀参加梅赛德斯-奔驰德国柏林时装周举行2012A/WBeautyberry专场发布2012第七届中国光华龙腾奖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2012荣获2011年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称号
2014荣获2014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人领导人服装设计工作突出贡献奖
2014荣获2014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人领导人服装样衣制作工作并获得突出贡献奖
王玉涛出生于一个通俗的家庭,在六岁的时候,他就对时尚很感乐趣,大学也是就读于天津工艺美术学院,1999年,他带着自己的作品《林海澜杉》加入国际青年设计师角逐,并一举获得了银奖,此后王玉涛的设计作品也经常在国际角逐上斩获大奖,2011年更是被评为十佳时装设计师,在《偶像来了》、《女神新装》、《我的新衣》节目中亮相。
对于参赛选手,我希望看到选手的专一性,专一性其中一点包含专业性,首先是参赛者对服装设计的累积,其次是对主题把握的专一,和做服装设计过程中的专一。
一样是跟他的专业性是有关系,首先我们是有主题的比赛,一定要有主题,第二要结合当下的流行趋势和市场的关系,第三对服装工艺细节的处理、色彩的把握、面料的运用都有表现的能力。这些都是评分要考量的,同时跟设计师交流中,对设计师的印象也在分数当中有体现。
3.请问王老师,有些选手的主题很好,创意十足,但在创作过程中达不到理想的状态,对此您什么提议?
因为参加真维斯杯的选手基本上都是学生,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但不是特别多。出现这种问题说明自身的历练还不够,他的专业素养远远没有达到。有些选手只对某一项专门去发挥或研究,例如在效果图上夸张的表现,没有考虑到制作过程中会有完成不了的问题,导致眼高手低的情况出现,希望选手在画效果图的时候,要考虑到是否能制作出来。
我希望能看出选手未来适合做什么、能做什么。是在品牌市场当中发挥自己的潜质,还是能够独立做设计。例如有的设计师设计的服装很戏剧、那他可能更适合个性化舞台化的区域发展。
我觉得风格是基于大的前提,能在一个大的前提下把自己的风格表达出来那是种能力。
7.请问王老师,作为国内知名服装设计师,您对获奖的新锐选手接下来的设计道路有什么寄语及建议?
如果你想真正进入到服装行业,首先要考虑清楚,其次要脚踏实地在服装公司里面的每一个环节,珍惜自己的实习机会。设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是全部,每个环节走下来以后,看看自己在这个行业中适合往哪个环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