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三年给家里买了房爸爸再也不重男轻女了……

2019-03-31 15:33

  前几日,跟妈妈打电话,她的话语中掩饰不了的喜悦:女儿,还是县城里面住的舒服,今晚上我跟你爸又去广场玩了,热闹的很。

  毕业后,这几年,虽是人在他乡,但也给家里办了件大事——终于在小县城买了商品房,而装修时需要用到的五金建材、软饰家具等,一件都未落下,经常都是在网上一键搞定。而我爸退休住进新房后,更是逢人便说:如今可都是享了我女儿的福啊。

  要知道,我爸骨子里可是最为重男轻女的,记得年少时,他常常望着我这个独生女儿叹气:要是个男娃该多好啊。可如今,感受到了“小棉袄”带来的温暖,他却是再未提起过类似的言语了。

  先介绍一下自己,就业3年的职场新人一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广州工作。当时的初衷很简单——再也不要过以前的穷日子了。

  对,以前家境真的很不宽裕,父母一直从事着小本买卖,推着三轮车到处吆喝售卖,印象中一到雨季我就没有鞋子可穿——每双鞋子都会渗水,平日吃穿用度都颇为节省,能供我读书上大学已属不易。

  而到了大学后,不知是因见识更广,还是攀比心理作祟,老觉得自己的家境不是一般的贫寒,为此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挣钱,改善家中条件。

  毕业第一年的时候,我便深受打击。2015年,实习工资才1500元,自己还要租房、挤公交(那会儿是只包吃不包住),到了年底回家,还是刷的信用卡,给爸妈各买了一个智能手机。

  不过还好,2016年我终于转正了,另恰逢公司制度改革,从以前的定薪调整为绩效制。

  好在,付出跟收入是正成比的,当时的月收入好几次达到了1w,在同龄人中已经属于中上水平了。

  或许是因为从小养成的忧患意识,拿到工资后,并没有跟其他同事一样买买买,而是将其大部分攒了下来,存入了余额宝中,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盯着那串数字,想着如何才能有更大的突破。

  当然,为了让数字尽可能的上升,自己也是做了一番努力,针对好几个地方做了相应计划:

  在大城市,开销最大的地方莫过于房租,有些同事追求生活品质,住的是小区的商品房,动辄2k每月,而我当时跟一个同事,也是女生,合租在一个房间。对,你没看错,就是分上下铺的那种,每月平摊下来500左右。

  “断舍离”是个很重要的部分,可能是因为加班较多,每天都花费大量时间在工作上,平时很少浏览购物app,就算是周末,我也多是呆家看书煲剧,而当朋友相约一起逛街时,则尽量避免去商场,而是选择探寻城市的小角落。

  自己有实力增长了,薪酬职位这些都会水到渠成。虽然不是211、985院校毕业,但凭借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自己在工作上真的很拼,不懂就问,一直在尽可能地学习,为自己的涨薪之路添砖加瓦。

  到了16年底的时候,加上年终奖,我已经攒下了7万。与2015年相比可谓是云泥之别,而也是2016年的时候,家中农村的旧房,有一根梁柱突然坍塌。所幸当时没有人员受伤,但简单修缮过后爸妈也被吓得不轻。当时,我爸,便主张将房子拆了重建,而我,则萌生了去县城买房的想法。

  原因很简单,我所在的湖南农村,盖房普遍都是3层,若是太低则会有失颜面。在我看来,一家三口住3层楼房并没有什么必要,但我爸却又是极为争强好胜的,当即找了施工团队过来做预算,发现若是推倒重建3层新房,则需准备20万元左右。若不是家里拿不出这么多钱,估计我爸已经立马签字了。

  而另一方面,自己了解到县城的商品房是可贷款分期的,首付只需10万,约100平的房子就能立马交付,可谓十分心动了。

  而考虑到父母年迈,想要的生活设施更齐全,而县城的生活环境更优,出行更为便利,非常符合需求,就更加看好县城的房子了。当时找了远方表姐借了3万就交了首付,果断入手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

  当然,这3万在2017年的时候,就已经还清。而这两年间,在还房贷的同时更是攒下了装修的钱。如今,父母已经顺利住进新房,而自己,也有了更大的奋斗目标——在广州安家落户。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