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了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南京、武汉、重庆等12个一、二线城市的房产交易数据。
报告显示,2018年67724笔房产交易中,46.7%的买家是女性,比例几乎逼近男性购房者。
在已购房女性中,有45.2%接受了父母资助,有29%的女性完全能凭一己之力买房。
这则新闻让我想起一位朋友,她毕业后和男朋友合租,发现男朋友出轨却不敢提分手,因为以她当时的收入,根本没办法独自租房。
她只能打落牙齿往里吞,一边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一边拼命努力赚钱。收入一稳定,她立刻提分手,从前男友那里搬了出来。
成年人的安全感都是钱给的,有了钱,你就不用为柴米油盐发愁,不让自己的人生失去选择权。
演员辛芷蕾有这样一段往事,她的父亲常年瘫痪在床,母亲为了照顾父亲也没法工作,全家生活都靠辛芷蕾苦苦支撑。
有一天,她父亲对辛芷蕾说:“我想要一台电脑,可以在QQ上和朋友们聊天。”
因为没钱,她没办法满足最爱的人的愿望,只能让父亲带着遗憾去世,她一辈子也没办法再弥补了,这对她自己来说又何尝不是莫大的遗憾。
不少人总以为,钱只要够花就好,但现实总有太多无奈和痛苦,能把你的生活撕扯得支离破碎。
钱能给人带来便利、尊严,有钱你就有更多的选择,没钱,你除了拼命忍受,别无他法。
知乎上有个话题, “没钱(穷)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不少人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有人10块钱用了一周,每天用一块钱买四个饼分三顿吃,撑到发工资的时候公司又拖着不发,只能到厕所灌自来水充饥。
她最穷的时候,在大学靠500块撑了2个月,最后在学校打不起肉菜,只能喝免费的紫菜汤。
对面桌坐着一对小情侣,男孩子买了真空包装的无锡酱排骨,女孩子说不知道自己要减肥吗,两人不知怎么就吵起来了,男孩子生气地说你不吃我就扔了,结果真扔了。
“我太想吃那包垃圾桶里的酱排骨了,你们不想吃可以给我吃啊!为什么要扔呢?”
当时,她真的想去把那排骨捡起来,但是怕同学看见,尤其是喜欢的男生还跟她在一个班。
演员马苏和奥运冠军孔令辉交往时,还是个穷学生,她和孔令辉住在一起,也过着众人羡慕的富裕生活。
但让马苏耿耿于怀的是,有一回两人争吵,孔令辉冲着马苏大吼“滚”,马苏拎着行李离开,才意识到自己无处可去。
晚上十点多,马苏拎着行李在路边发呆,不好意思这么晚还打扰朋友,游荡了许久只好就近找个宾馆住下。
她拼命接戏,从小角色一步步往上爬,不敢参加同学会,舍不得买化妆品,攒下的每一分钱都投入到首付中。
有了钱,有了自己的房子,不用担心自己被别人赶跑,还有底气让别人离开,这就是安全感、这就是尊严。
之前赵丽颖生孩子上了热搜,有知情人透露赵丽颖住的是VIP单人豪华产房,主任亲自照顾产妇,住一天就要一万多。
张柏芝生大儿子时,住的是每晚10万港元的贵宾产房,加上其他护理费用,7天花了超过100万港币。
我们一直都说,为什么明星、有钱人生完孩子和没生一样,恢复得如此快,答案其实很明显——都是用钱砸出来的。
她们有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医生,可以聘请团队分工协作,有人定制营养餐,有人负责产后恢复、有人照顾婴儿…
她们不用和家人争吵如何照顾孩子,不用忍着痛楚给孩子喂奶,不用半夜起床给孩子换尿布,更不用担心生了孩子自己会失去工作…
这就是钱的力量,它不是万能,但没有它却是万万不能,生活中99%的问题,都能通过钱来解决。
其实,让大家多赚钱,并不是让大家眼里只盯着钱,把赚钱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
钱所代表的,是一种安全感,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生活的能力,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曾在《圆桌派》中分享过一个故事,他以前从来不好意思和别人谈钱,直到他去美国留学,一位犹太朋友改变了他的观念。
但是,后来我父亲的一句话,让我彻底明白,为什么我们家世世代代都在对钱做付出。
因为,在困难的过往,我们遇到迫害的时候,无论什么原因,能把一家人的命买下来的,就是钱。”
二战时期,无数犹太人在德国遭到迫害,能够逃离德国活下来的,都是那些有点钱的家庭。
比如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就是在朋友的资助下,靠砸钱上下打点,才得以逃到英国。
可以说,犹太人爱的并不是钱,而是“能用钱交换的更重要的东西”,比如一家人的性命。
到了30岁,你没钱买车,没钱买房,不能给对方一个好一点的生活,甚至连约会都不敢去高档一点的餐厅;
王尔德说:“我年轻时还以为金钱最重要,如今年纪大了,发现那句话一点不假。”
千万别在年轻的时候假装不爱钱,那是最愚蠢的行为,因为你轻而易举就把自己人生的选择权拱手让人。
如果可以,请尽量在年轻的时候多赚钱,早日实现财务自由,这样你才不会为柴米油盐发愁,不会让人生失去选择权。
更重要的是,有了钱,你才能抵御生活中突如其来的暴击,不会因为钱失去心爱的人。